天气预警
岫岩县气象部门发布消息,指出11日至13日,该县将迎来春播期的首次显著降水,东部部分地区亦可能出现零散的小雪。此次天气转变还将伴有寒潮、大风以及倒春寒现象,影响范围覆盖全县。此类不利的天气条件将对农业生产及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带来挑战。相关部门已向公众及有关单位发出预警,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该区域在春季播种时节罕见遭遇此类天气状况。寒潮与强风突然来袭,引发了倒春寒现象。众多居民与农民对此毫无防备,他们急需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
降水详情
自4月11日午后至13日,岫岩地区将遭遇天气转变,由中雨过渡至雨夹雪。预计雨雪总量介于10至25毫米,东部乡镇的降雪量预计在0.1至5毫米,积雪厚度或达0至5厘米。12日白天,东部乡镇将经历雨转雪的过程。此次降水可能引发局部积水,对交通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自春播以来首次遭遇透雨,这一现象对土壤水分的补充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考虑到近期出现的寒潮及大风等恶劣天气,预计此次天气变化的影响将变得更加复杂。
风力情况
4月11日,风向偏向南方,风速在5至6级之间,部分地区短时风力可上升至7至8级。12日至13日,风向将变为西北,风力预计为4至5级,阵风强度可能增至6至7级。这种强烈的风力可能导致不牢固的结构坍塌,对公众出行构成安全隐患,并给户外作业带来诸多不便。
数日来强风天气频发,相关部门亟需对高风区域进行详尽检查,并强化防风措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气温变化
天气状况发生明显变化,12日当天的最低气温下降了6至8摄氏度,而最高气温的降幅介于10至13摄氏度,部分区域降幅更是达到了14至16摄氏度。在12日至14日期间,气温持续保持在较低状态。东部地区乡镇气温最低已降至零下8至零下6摄氏度,最高气温则徘徊在零下1至4摄氏度之间。全县的平均气温在4.5至7.5摄氏度,较往年同期下降了2至5摄氏度。这一气温变化符合气象学中“倒春寒”的定义。
气温突降,人体感受寒冷,同时可能引发农作物和养殖生物的冻害,故需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暖防护措施。
气象部门建议
气象部门根据当前天气情况,推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在春季农业活动中,苹果、梨等果树容易遭受倒春寒的侵袭,进而引发花期冻害,减少果实挂果率。为此,建议实施提前熏烟和喷洒防冻剂等预防手段;此外,水稻育秧棚需强化通风排湿及夜间保温措施。针对早播作物,需采取升温保暖措施;而对于尚未播种的区域,建议适当延后播种期。设施农业领域要求加强增温补光措施,并提前做好保暖和防寒设施的准备工作。此外,还需重视防风和结构加固工作。
这些建议旨在减少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全年的收成。
后续展望
从4月15日开始,气温将有明显提升,预计平均温度将超过10℃,最高温度可能升至16至20℃之间。气温的升高将使天气逐渐恢复正常,这对春季播种工作十分有利。不过,在此期间,公众和各单位仍需依照气象部门的指导意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气温升高后,农户们需抓住时机,加快春季播种进度,力求实现全年丰产。岫岩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广泛关注,众人普遍关注此次天气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