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现场盛况

武汉文脉图书发布!装帧精美,青绿色背后有何深意?  第1张

近期,武汉地方历史文献系列《武汉文脉》的前七种共二十一册图书正式与公众见面。在发布会现场,气氛异常活跃。姜嵩设计师特地自南京来汉,与此同时,《武汉文脉》的何祚欢、严昌洪两位顾问,以及马敏、刘玉堂、涂文学等编辑团队,还有武汉出版集团的相关领导,以及图书馆捐赠方的代表,以及武汉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均参与了此次活动,一同目睹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武汉文脉图书发布!装帧精美,青绿色背后有何深意?  第2张

装帧设计理念

姜嵩,作为《武汉文脉》装帧设计的负责人,着重指出该设计蕴含了独特的匠心。他特地从南京来到发布会,对设计理念进行了详尽说明。该设计的宗旨在于,通过精良的装帧和高质量的印刷,提升书籍的文化价值,凸显武汉独有的历史和文化韵味。他期望每本书都能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今的桥梁。

武汉文脉图书发布!装帧精美,青绿色背后有何深意?  第3张

首批图书亮点

《武汉文脉》系列的前七本书各有其特色。总编辑马敏教授指出,《乾隆汉阳府志》在处理赋役资料方面表现卓越,同时这也是首次在志书中连续使用“武汉”二字。此外,该志收录了《问津院志》与《大别山志》,这两部作品显著提升了书籍的武汉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志书对于武汉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显著价值。

《问津院志》价值

邓洪波教授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强调,《问津院志》是湖北境内独一无二的书院志书,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该志详细记载了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发展轨迹,为湖北古代书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这部志书不仅是武汉千年文化传承的实物见证,还蕴含了武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武汉文脉图书发布!装帧精美,青绿色背后有何深意?  第4张

《大别山志》意义

《大别山志》对“大别山”的地理位置争议进行了澄清,正式采纳了“汉阳说”作为主流看法。书中明确指出,《禹贡》记载的“大别”位于汉阳城东北,这一论断确凿无疑。该志的编纂对历史地理学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为《武汉文脉》增色添彩,丰富了其历史文化内涵。

文化工程意义

武汉文脉图书发布!装帧精美,青绿色背后有何深意?  第5张

严昌洪教授,作为《武汉文脉》的顾问,强调这标志着武汉文化生活的重要盛事。过去,官员们重视编纂方志;如今,各级领导和部门可借助这些古老的志书了解地域状况,学习城市管理经验与教训,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并提高城市知名度。涂文学教授担任总编辑一职,他指出,《武汉文脉》在抢救、保护与利用珍贵方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印出版的举措亦展现了武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态度。

《武汉文脉》系列作品对武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显著作用。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