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萌芽:企业入驻开启新篇
2017年,红河四瑞农业有限公司在莲花滩乡干龙井村委会设立基地。该公司通过流转超过1700亩土地,推动了陈皮产业的兴起。当地农民积极响应,使该产业在区域内扎根。截至2024年8月,四会橘的种植面积已扩展至超过2万亩,110万余棵橘树生长旺盛。其中,61户脱贫户种植了1100余亩,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河口兴旺隆陈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此成立。该合作社成员持续增多,其产业影响力已扩展至瑶山乡、老范寨乡等邻近乡镇。众多种植企业和个体大户亦相继加入,陈皮产业的规模得以初步显现。
发展困境:品牌滞后阻碍前行
莲花滩乡陈皮产业得益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推动,原本发展态势良好。但品牌建设的滞后性成为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尽管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产品在市场上难以凸显其独特优势,进而限制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
周边地区陈皮因知名品牌而热销,而莲花滩乡的陈皮因品牌知名度不足,遭遇定价偏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协商破局:达成发展共识
2024年8月30日,河口县政协于莲花滩乡陈皮深加工厂房举办了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陈皮产业的进展,涉及技术辅导、品牌塑造、产业链拓展及资金支持等议题,并就这些方面形成了共同意见。
与会代表们踊跃交流,对产业现状及短板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莲花滩乡陈皮产业发展的适宜路径进行了广泛讨论。此次会议为产业破解难题、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陈皮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赋能:提升种植水平
会议结束后,农业科技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他们强化了技术培训,深入农田,向农户普及病虫害防治、修剪枝条、施肥等核心技术。在农科人员的辅导下,农户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种植规模也持续增长。
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使得脱贫户人均收入超过十万元,这一成果让种植者对陈皮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进而激发了他们扩大种植面积和提升产品质量的主动性和热情。
产业升级:打造示范产业园
在政府支持与企业投资的双重推动下,河口县莲花滩乡热区水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产业园已建成。该产业园总投资超过1500万元,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园区内设有烘干房、加工车间和冷库等必要设施。
四会橘产业园的建成增强了橘精深加工水平,促进了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此举不仅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问题,还拉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价值,助力莲花滩乡陈皮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品牌崛起:构建完整产业链
河口兴旺隆陈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挥桥梁作用方面表现突出,采用“334”联农带农的收益分配机制,吸引了众多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入,有效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至2024年,干龙井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五十万元。
莲花滩乡凭借河口特有的口岸文化和滇越铁路文化,成功塑造了“中国・河口”小青柑品牌。该品牌推出了“河口陈皮”和“小青柑茶”等一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该地区已形成一个涵盖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每年加工的小青柑(青果)超过1000吨,陈皮柑(红果)则达到1.2万吨。
莲花滩乡的陈皮产业在今后有望在哪些领域取得进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