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温信号
4月5日,《贵州日报》头版发布了一篇报道,标题为《老街小巷“潮经济” 烟火升腾激发消费新活力》,描绘了贵州老街小巷的崭新消费风貌。在贵阳的民生路上,春意盎然,彩航果业生意红火,杨婷婷的土豆片店吸引了众多游客。外地游客沙滨现场购买并邮寄,高峰时段每日订单量超过数百单,这一现象生动展现了贵州老街小巷消费热潮的景象。
特色街区带动
近期,贵州省在多个地区加速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步伐,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策略。这一举措整合了资源、客源及服务要素,旨在推动城市更新。以民生路好吃街为例,该街在2024年9月20日完成了改造与升级,店铺生意繁忙,成为全省老街小巷焕发新活力的代表,有力地证明了文化与商业、旅游共同发展的强大潜力。
文化街区典范
曹维城,清朝武状元,其名赋予了贵阳曹状元街丰富的文化底蕴,街道全长达213米。2023年9月28日,该街一期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在改造过程中,街区成功保留了传统风貌,同时融入了现代特色,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景观。数据显示,去年国庆节期间,该街区销售额达到了968万元,新旧元素融合,有效促进了消费增长。
多元业态创新
七星关区毕节市实施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公园路商业步行街。自2022年投入运营,该街区融合了“网红市集”和多种商业形态,构筑了别具一格的购物体验。商户入驻率高达95%,带动了约3000个就业岗位的生成。每年为当地带来超过1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周边地区约3000万元的额外收益增长。
铜仁市万山区的朱砂古镇内,“那个年代”街区充满活力,铁匠和倒水工等人物在此忙碌。游客可在此享受深度文化旅游,领略往日工业古镇的繁华风貌。街巷间洋溢着生活韵味,巧妙地融合了旅游元素,成为铜仁备受青睐的旅游胜地。
消费活力展望
城市中的古老街巷宛如细密的血管,将文化旅游的热情转化为真实的经济收益,为城市经济增添了生机。贵州省的这些街巷有望提升其品质与特色,以吸引更多游客。通过不断尝试新的策略,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的紧密结合,有望带来更为显著的消费效益。
目前,在贵州省的老旧街区和狭窄小巷中,一种名为“潮流经济”的业态正显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对此,为了确保其持续保持热度,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持续投入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