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润江东乡

清明前夕芒市江东乡陆续迎来多场安排好的春雨。持续的数日降雨,使得细雨连绵,洗净了村舍的屋顶,染绿了村口树木的枝头。雨水不仅滋养了土地,还促进了田野中黄花与染饭花的快速生长,为乡村增添了一层生机勃勃的新颜。

这些雨水是滋养大地的重要资源,黄花和染饭花在适宜的环境下得以茂盛生长,这为后世制作传统美食提供了物质基础。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1张

妇女清晨采花忙

晨曦中,江东地区雨后,天空呈现一种青灰之色。田野间,勤劳的妇女们忙碌着,手提竹篮,沿着田埂缓缓行走。沿途,染饭花如同繁星点点,芝麻般的小花汇聚成串;而田间的黄花则闪烁着金色光芒。她们动作娴熟,于花蕾未绽之际采摘黄花,轻柔一捏,指尖沾染淡黄汁液,弥漫着春天的清新气息。

江东乡在春日里,她们辛勤劳作的画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不仅为即将到来的美食制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仿佛与春天展开了一场别致的相遇。

花朵晒蔫香更浓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2张

新采摘的染饭花与黄花被放置于簸箕,进行晾晒作业,直至三分之二的干燥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涩的气味逐渐消散,而甜美的香气开始扩散。这一晾晒工序是为了提升花朵的香气,并为后续的美食烹饪增添更多风味。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3张

干燥的花朵展现出一种恬淡的风貌,仿佛蓄积了浓郁的香气,静静地等待着与糯米等食材的相遇。

黄花舂细做馅料

黄花晒至干枯,经切割后,投入舂桶进行研磨。此工序旨在增强黄花与糯米面的融合,以丰富粑粑的口感。研磨完毕后,舂桶被彻底清洁。随后,炒香的苏子被继续研磨。最终,将研磨好的苏子与红糖充分混合。

江东地区在制作黄花粑粑时,苏子红糖馅料备受推崇。这种馅料每一勺都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预示着即将享用的美食将充满独特风味。

染饭花汁染糯米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4张

院内,糯米经过精心打磨后,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染饭花被放置在炉火旁熬煮,原本清澈的水逐渐染上了琥珀般的色彩。蒸汽中飘散着染饭花独有的香气,这种香气或许正是江东游子难以抹去的思乡之情。江东人在煮染饭花时,通常会将其捆绑成束,以避免过滤花渣的繁琐。

饭花汁色泽清澈,呈明亮的黄色。注入米粒后,糯米迅速被染成金黄,宛如披上了金色的外衣。人们不禁期待着它烹饪成佳肴后的诱人风采。

蒸制粑粑品春味

在制作包黄花粑粑时,需先在铺有芭蕉叶的蒸笼底部均匀撒上一层金黄糯米。接着,将黄花与糯米混合后揉成团,包裹上苏子红糖馅料,封口并搓成圆形。之后,再裹上一层金黄糯米,使粑粑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状。将蒸笼放置于燃烧的柴火灶上,灶内柴火噼啪作响,蒸汽弥漫,空气中弥漫着芭蕉叶的清新香气。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5张

刚出锅的黄花粑粑质地细腻,散发出迷人的甜味,其中的甜美与苏子的香气在舌尖瞬间绽放,浓郁的黄花与染饭花的香气在口中弥漫开来,这体现了江东人民对春天的无限崇敬与珍视。

清明小雨后的江东乡,为何妇女们都在田间采摘黄花和染饭花?  第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