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在第一季度表现出色。据该中心于4日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交易量大幅上升。这一成绩标志着“开门红”的达成,并揭示了该领域强劲的发展态势。
交易数据创新高
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一季度取得了显著成绩。该中心成功推进了72个交易项目,交易总金额高达10.4亿元,同比增长了44%。此外,场外交易和电商平台交易项目累计达到402个,交易额为0.5亿元。初期业绩优异,为全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交易引领变革
该中心严格依照“交易数字化”理念,全面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以及“远程异地评标”等机制。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交易数据的实时记录。同时,利用AI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围标串标线索,显著增强了风险预警效能。截至目前,一季度工程建设项目及政府采购的电子化交易已实现全面覆盖,覆盖率达到100%。政府采购与电商平台的结合日益紧密,共实现了341次电商交易。在此过程中,小额零星采购的效率提高了70%,同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节省金额超过60万元。
智能见证助力监管
“智能见证系统”与“交易数据月报”的问世,为交易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助力。评标过程采用多点分散席位制,并辅以音视频监控、门禁系统及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确保开评标流程的“一项目一档案”管理。中心实时监测并分析市场主体活跃度、行业竞争状况等关键指标,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第一季度中,通过数据技术精准筛选,1695家中小微企业顺利加入了该计划。此举使得企业投标成本显著降低,累计节省金额超3.17亿元。
拓展交易品目范围
该机构打破了传统交易限制,对国有资产的租赁、拍卖和挂牌销售等交易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在第一季度,该机构成功完成了8笔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交易,并成功激活了价值高达153万元的闲置资产。同时,县政府大力推进公共采购与民生需求的紧密结合。全县学生食堂在“米面油肉蛋”项目上的采购额达到1.3亿元。这一成果凸显了公共资源交易在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贡献。
一站式服务提效率
该中心引入了“一站式”服务机制,显著提高了服务效率。此机制对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变革。针对关键工程,中心特别设立了“绿色通道”,并给予了“一对一”的专项服务,促进了城乡公共停车场、生态修复以及城乡供水等价值数十亿的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提前完成。第一季度内,该中心减免投标保证金总额累计达到2.1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跨省合作与制度保障
易采虹省际远程评标制度已正式推行,并与五个省份的四十个县市建立了合作意愿。在一季度的时间里,已成功执行了三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该中心通过设立相应制度,推动了流程的标准化,并构建了信用评估及联合惩戒机制。同时,统一了交易文件的格式,确保了从入场资料审核至合同网络签署的全过程均符合既定标准。此外,将招标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设定为参与交易的基本要求,这一举措显著促进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
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首季度表现卓越。展望未来,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持续创新措施对交易市场活跃度的推动作用,成为热议焦点。诚挚邀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恳请各位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