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环北部湾水资源调配项目传来好消息,输水管道铺设已超过129公里,进度已超过一半。这一项目的显著进展,无疑为粤西地区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注入了新的动力。

工程进展显著

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度过半!超129公里输水管线已铺设,如何做到的?  第1张

该工程总长度为490.33公里。至今,输水管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铺设129公里,超过了一半的进度。此外,隧道挖掘已完成70.4公里,其中23条支洞已有13条全线贯通。施工现场繁忙活跃,各项任务正按计划稳步进行。以湛江雷州市英利镇王宅村为例,7米深的基坑中,大型输水管道铺设进展顺利,彰显了工程的高效率和坚实基础。

施工形式特殊

该工程沿线路段主要采用全封闭式输水模式,其中约四成区域需进行深挖埋管作业。这种施工方式显著提升了工程难度。在多个深挖埋管作业点,施工人员必须应对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土壤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偏高等挑战。在部分区域,为确保管道安全稳定,必须对周围土壤进行加固处理,方可进行埋管作业。

抢抓施工良机

一季度为管道施工的关键时段。粤海控股集团粤西供水公司积极协调各参与单位。该公司深知此阶段的重要性,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在此期间,员工们加班加点,争分夺秒,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通过优化工作安排,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施工任务。

创新管理方式

为提升工程进度,他们编制了管线施工的“一张图”以及施工难点和瓶颈问题列表。采用挂图作战方式,依据清单与图表逐一解决施工中的阻碍。此外,强化整体规划,将挖掘、安装、回填等关键环节设定为流水线作业模式。这种模式如同工厂流水线,各环节紧密相接,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各工序施工人员紧密协作,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工作团队。

资源投入保障

施工过程中,依据队伍构成和设备状况,制定详尽的管道敷设资源投入和季度规划。每周对现场资源使用效率和能源消耗进行审查,以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在分配施工人员与设备时,会依据工程进展及不同区域的施工复杂度进行合理配置。此外,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确保其稳定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工程延期。

工程意义深远

该工程为国家重要水利项目,投资总额超过六百亿元。预计到2030年年底,工程将实现通水并投入使用。届时,将连接12座水库,并惠及四个市的1800余万居民。从长远角度分析,此工程有助于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它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有助于粤西地区在水资源保障下实现更优质的发展。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取得显著进展,这一成就引人注目。众多人士对于其早日完工并投入使用抱有期待。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此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