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 - 17日陆川舞剧天工开物返沪!你不来看?  第1张

近期,文化界传来重磅新闻:陆川导演的舞蹈艺术融合处女作《天工开物》即将于8月15日至17日回归上海舞台。作品将在西岸大剧院·大剧场上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众多观众的热切关注。

舞剧简介

《天工开物》舞剧的灵感来源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作品。该舞剧涵盖了“赶考”、“著书”、“山河”等不同章节。在剧中,宋应星在科举考试中遭遇了六次失败,之后转向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工艺。舞剧通过创新的编排手法,提升了故事的叙述效果,使观众对宋应星生平的挑战与成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演出成绩

8月15 - 17日陆川舞剧天工开物返沪!你不来看?  第2张

自2024年首演至今,《天工开物》表现卓越。该剧在短短一年内,于11个城市完成了25场演出,整体上座率高达90%以上。特别是去年秋季,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的3场演出,门票极为抢手。这些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舞剧的极高人气,同时也彰显了其在文化领域内的深远影响。

重返申城

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近期公布,其备受喜爱的舞剧作品即将回归申城舞台。这一决定是对当地观众热切期盼的积极反馈。该舞剧在上海拥有众多粉丝,其再次上演将向更多观众展示“大明理工男”宋应星坚定不移的人生历程。预计此次演出将再次推动“天工”现象的流行。

舞美设计

舞美设计上,创作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深入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对明代的艺术风格、建筑特色、器物造型、服饰款式、家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剖析,提炼出了“壮丽、精致、简约”的审美理念。书中收录的123幅白描绣像,作为明代版画的杰出代表,构成了舞剧的核心美学元素,为作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音乐创作

8月15 - 17日陆川舞剧天工开物返沪!你不来看?  第3张

该音乐作品巧妙融合了独到创意,收集了众多劳动场景的原始录音。录音中包括锤击声、稻浪波动、铸件成型、耕作声、风箱拉动和劳动时的呼喊等。这些声音质朴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地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画面,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到那个时代的劳动氛围,显著提升了舞剧的沉浸体验。

服装特色

在创作过程中,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于明代中晚期服饰风格。例如,剧中农民工匠的服饰设计灵感借鉴了江西万年出土的“中国第一陶”的图案。这种设计不仅彰显了生命的原始生命力,还凸显了不同行业的特色,与舞剧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天工开物》即将为申城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作品巧妙融合艺术手法,让公众得以领略“十七世纪百科全书”的风采和宋应星的生平故事。您是否对剧场体验这些内容充满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记得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