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转体顺利完成
3月27日凌晨3时08分,武汉东西湖区高桥二路旁的单塔斜拉桥,在51分钟的顺时针旋转中,完成了77.3度的精致转动,精准抵达目标位置。该桥顺利穿越了汉宜、汉丹铁路及沪渝蓉高速铁路高桥联络线等七条重要铁路线,这一壮举令人鼓舞,为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省北段按时开通提供了稳固保障。
项目工程概况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部改扩建工程具有显著战略价值。项目起始点设在孝感市大悟县九里关,地处鄂豫边界,而终点则是武汉西枢纽互通。线路总长达到158公里。在此工程中,转体成功实施的独塔斜拉桥成为关键工程。该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由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而中铁七局集团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桥梁自身特点
该斜拉桥体积庞大,全长200米,桥面宽度29米,并装备了16对钢绞线索。主塔高达80.5米,由下塔墩的13.5米和上塔柱的67米构成。大桥总重达3.3万吨,相当于超过800架中型客机的重量,其宏伟景象令人惊叹。
施工面临困难
施工转体阶段遭遇了诸多挑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大角度的转动操作尤为艰巨,转体梁的不稳定性和悬臂过长等问题亦给工程带来了不少困扰。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建设者们并未气馁,他们积极应对挑战,不懈寻求解决方案。
保障施工措施
为确保转体作业的顺畅进行,各方均付出了辛勤努力。武汉铁路局集团对关键步骤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对转体过程中的速度和姿态等关键参数实施了持续的实时监控。中铁七局作为施工主导单位,建立了全天候监测体系。该体系对桥梁模板、线控测量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同时,运用BIM模型参数化驱动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演,从而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品质。
转体技术亮点
现场负责人提到,该转体桥的主塔高度相当于约28层楼。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实施了智能化的牵引与监控系统,对转体桥的关键参数如转体角速度等进行了实时监测。借助6台电动滚轮小车,齿轮成功转动,实现了77.3°的顺时针旋转,并达到了毫米级的精确对接。该桥作为国内第二座运用齿轮齿轨多点支撑技术的转体桥,其设计显著增强了旋转的稳定性。
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对华中地区交通网络的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工程不仅加强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改善了湖北省的高速公路布局,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榜样,并对鄂豫及华中地区的交通规划产生了长远影响。单塔斜拉桥的转体作业圆满完成,成为工程进展的重要里程碑。关于此类桥梁的建设,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