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运城忠义文化中的干木富义故事吗?探寻段干木的传奇人生  第1张

雕塑引关注

近期,河东成语典故园内的“干木富义”雕像引起了众多游客的注意。该雕像以别具一格的形态展现了战国时期著名人士段干木的形象。雕像位于运城,该地忠义文化底蕴丰富,众多忠义人物由此踏上历史舞台。此雕像不仅是旅游景点,还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象征着道义的传承,使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仔细观赏。

“义”之典故源起

“干木富义”又称“干木逾垣”,源自战国时期,讲述了名士段干木与魏文侯魏文侯的故事。段干木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义行著称,被封为段、干木大夫。这一典故在《孟子・滕文公下》、《淮南子・修务训》、《高士传》等古代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有说法是芮城县学张乡段村,也有说法是盐湖区段村,这充分说明了其历史影响之深远。

段干木之生平

段干木,战国时期魏国知名人士,与卜子夏、田子方并称“河东三贤”,因其高尚的品德而备受尊敬。即便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激烈,段干木仍坚守道德与精神追求,不追求权势与名利,心怀百姓道德。他隐居简陋的巷子里,却声名远播,成为当时著名的贤德之士。

魏文侯之尊敬

魏文侯对段干木充满敬意。每当驾车临近段干木宅邸,他便会起身站立,靠在车轼上以示尊敬。对他的仆人表示的疑惑,魏文侯解释称,段干木不攀附权贵,崇尚品德,他以其德行而显赫,而自己则仅凭权势。再者,魏文侯曾诚挚邀请段干木担任宰相,然而段干木却拒绝出山,即便如此,魏文侯并未生气,反而对段干木的敬重更甚。

典故之影响

公元前401年,周安王六年,秦国意图出兵征讨魏国,司马唐大夫进言规劝。鉴于段干木被誉为贤人,其受到魏君的敬重,天下共知,此时不宜对魏国发动战争。魏文侯在位五十载,魏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中原的首霸,开启了辉煌的时代。这一成就与段干木的卓越才能和远见卓识紧密相连。民间曾传唱:“吾君崇尚正义,段干木备受尊敬。吾君推崇忠诚,段干木声望隆盛。”

精神之传承

段干木的故事在运城忠义文化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历经历史沧桑。尽管段干木未曾担任官职,但其精神财富却极为丰富,远胜于物质财富。这一成语典故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还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它宣扬对道义的执着与重视,为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们是否也从“干木富义”的故事中汲取了力量与启迪?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