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盛启
2025年3月23日,第七届梵净山登山大赛在“武陵之巅”的梵净山隆重开幕。参赛选手众多,他们来自湖南、云南、广东、河南等不同地区,总人数超过2000名。他们齐聚一堂,准备进行一场速度与耐力的激烈角逐。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精神抖擞,积极备战,热切期待比赛的正式开始。
梵净山作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一员,获得了国家5A级景区的荣誉,以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著称。自2015年以来,以“相约梵净山,攀登向未来”为主题的登山赛事启动,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参与,赛事品牌逐步确立,对当地文化旅游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赛程设置
此次登山赛事的赛道总长达到14.1公里,耗时6.5小时,极具挑战性。参赛者需先在曲折的山路上疾驰9公里,这段路程是对他们体力的初步考验。接着,他们需要攀登5公里的登山步道,最终抵达赛事的终点——梵净山普渡广场。在此过程中,线路的海拔高度将从522米上升至2248米。
该海拔高度的变化以及赛道的设计给参赛者带来了两项考验:一方面,他们必须具备卓越的爆发力;另一方面,他们还需展现非凡的耐力和坚定的意志。比赛期间,选手需持续调整呼吸与步伐,以应对地形和气候的持续变化,这对他们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专业参与
在竞赛中,24名登山精英成功登顶珠峰。他们的勇敢攀登精神在梵净山得到了传承,同时也激励了在场的所有选手。正如著名登山家夏伯渝所言,尽管路途遥远,但坚持不懈终将到达终点;尽管山峰险峻,但一旦登顶,便不再遥远。只要持续攀登,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专业运动员的登山技艺显著提升了赛事的专业度和观赏价值。他们在比赛中展现的杰出表现和积极精神,激发了其他参赛者勇敢突破自我,努力挑战极限。此外,他们与业余选手的较量也极大地增强了比赛的激情和紧张氛围。
丰富奖项
赛事共设多项奖项,奖金累计近十万。奖项类别包括六个年龄段分组、创纪录奖项及各分组奖项。众多选手因此踊跃报名。这些奖项既是对选手技艺的肯定,也显著增强了比赛的竞争性。
参赛者们在追求荣誉与奖金的过程中倾尽全力。这些奖金对于部分选手而言,是用于强化训练和提升装备的资金来源,而荣誉则标志着他们在攀登征途中的重要节点。奖项的设立增强了赛事的吸引力,同时促进了登山运动在更广泛领域的传播与影响力。
选手感悟
郝宏鹏,辽宁籍贯,成功摘得男子组冠军。在谈到比赛时,他坦言尽管遭遇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守,最终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来自贵州遵义的王敏,亦荣获女子组冠军。她分享了参赛体验,提到赛道后半段的登山路段对体力是个严峻考验,但当她登顶并欣赏到壮丽的景色后,她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有价值。
参赛者普遍认为,梵净山的景色十分迷人,然而赛道挑战性较高。尽管攀登艰辛,参赛者们仍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与自然的魅力。此外,他们指出,此次赛事不仅提升了体质,更拓宽了视野,结识了众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赛事多元
在比赛期间,民族歌舞表演与农产品展销活动并行进行。各类特色商品如腊肉、豆腐乳、凉粉等交易活跃,广受参赛者青睐。民族歌舞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在比赛休息时段为选手们带来了丰富的民族风情体验。
主办方指出,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增强赛事的文化深度,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该活动旨在借助体育赛事促进旅游业增长,并通过旅游业提升赛事的公众认知度。以登山赛事为平台,推广山地户外活动,全方位展现我国著名山峰梵净山的独特吸引力。此次赛事由贵州省体育局、铜仁市政府等多个单位联合举办,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该登山活动特点显著,兼具挑战性和丰富性,普遍看法是,未来有望吸纳更多吸引人的特色。我们衷心期待您的宝贵意见,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留言。同时,恳请您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