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如何成为3月的最暖之音?永州这场艺术节告诉你答案  第1张

近期,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使得“雷锋精神”成为焦点话题。这些活动以多样创新方式展现了“雷锋精神”,为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艺术节唱响“雷锋精神”

3月18日,永州市双牌县五里牌镇中心小学内歌声飘扬。该校举办了一场独特的艺术节,活动中,湖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与小学生们共同演唱了原创歌曲《雷锋精神颂》。教室里,欢快的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歌声与大学生们充满活力的演唱交织,使得“雷锋精神”的温暖在校园内广泛传播,成为三月里最感人的旋律。

原创歌曲颂扬“雷锋精神”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专职辅导员万涛,在业余时间投入精力,创作了歌曲《雷锋精神颂》。该作品融合了红色故事、原创音乐和思政教育理念,生动描绘了学习雷锋精神的时刻。该曲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通过音乐的力量,使雷锋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得以传播和成长。

绘画载体展现雷锋故事

学院引导学生以绘画方式展现雷锋的感人事迹。逾百件包括国画、油画、剪纸在内的作品,生动再现了雷锋无私奉献的形象。学生们的画作中雷锋形象栩栩如生,每件作品都体现了他们对“雷锋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此举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雷锋精神”通过艺术途径深入人心。

雷锋精神如何成为3月的最暖之音?永州这场艺术节告诉你答案  第2张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重视实践教育,致力于构建“移动的思政教育平台”。学院师生频繁深入五里牌小学等实践基地,参与志愿服务。他们通过田间地头的实地教学、指尖上的学习等创新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榜样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在师生互动中,雷锋精神得以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多方交流传承“雷锋精神”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青年之间相互分享,大学生向小学生传授经验,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交流环境。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交流中激发思维火花,“雷锋精神”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深刻领悟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位一体续写雷锋故事

学院长期采用“讲授、描绘、歌颂、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深度融合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此举促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激励青年学生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历经磨练,拓宽视野,增强体质,提升能力,持续谱写新时代的雷锋传奇。

当前社会,有哪些新颖途径有助于更广泛地传播“雷锋精神”?期待您的观点交流、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