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依据《济南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要求,举办了全院职工参与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演练,旨在提升员工急救水平。该活动不仅有助于员工技能增强,而且在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活动背景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医务部和护理部根据《济南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的指导,于2月24日至3月11日共同举办了全院职工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此举旨在提升职工应对紧急情况的救护技能,同时,也符合文件精神,旨在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一个普及急救知识的良好氛围,并促进整体应急救护能力的增强。

参与人员

本次活动的参与人员众多,包括全院职工以及临时聘请的安保和保洁人员,总人数超过120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聚集在演练现场,共同体现了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视。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后勤保障人员,均认识到在紧急状况下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必要性,并致力于为保护生命贡献力量。

分组教学

活动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均配备了医生和资深护理组长作为指导。这些指导老师拥有丰富的急救知识。他们详细阐述了心脏骤停的辨认技巧。他们指导参与者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以此确保后续急救行动能够及时进行,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此外,他们还对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和除颤仪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强调了急救过程中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演练过程

在演练过程中,医疗人员职责清晰,协作流畅。他们从接通医生电话、配备急救设施,到实施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操作,每个步骤紧密相连。在模拟实际情境中,参与者们遵循既定流程,细致关注每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每位成员对急救程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处理紧急情况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操考核

活动终了,参训者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际操作测试。测试中,参训者们表现出极大的专注与严谨,严格遵守既定流程。指导教师密切监控,对发现的问题迅速予以纠正。最终,通过测试,确保所有职工均能熟练运用心肺复苏技巧,满足既定的考核要求。

未来规划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宣布,将对临床医护人员实施不定期的心肺复苏培训及评估。此举措旨在保证一线人员具备优异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状况下迅速且高效地进行救治。通过持续的训练与评估,医院致力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救助水平,助力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急救网络。

本次急救技能培训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急救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有效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你是否认为此类急救演练对增强医院整体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并请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