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师生家长共植2250棵苗木,你愿意为城市增添新绿出一份力吗?  第1张

活动启动

3月9日,上午8点半,丁堡镇山背村勒勾塘山脚,气氛热烈,彩旗随风飘扬。在市教育局的安排下,来自市直学校的上千名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了植树活动。志愿者们携带工具,握着树苗,充满激情地前往各个植树地点,标志着以“家校社”合作模式的绿化活动正式开始。

勒勾塘,活动举办地,坐落于包茂高速六运连接线附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志愿者们深入杂草丛生的区域,迅速展开开荒和植树工作。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迅速在山野间扩散,为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注入了生机与希望。

千名师生家长共植2250棵苗木,你愿意为城市增添新绿出一份力吗?  第2张

理念实践

学校利用植树活动这一机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了具体落实。活动现场,同时进行了家校合作创新教学。教师们向学生及家长阐述了生态保护的价值,使大家在参与中深刻领悟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了树木栽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家长亦踊跃参与,与子女共同感受植树活动的价值。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还加深了家长与子女间的情感联系。

千名师生家长共植2250棵苗木,你愿意为城市增添新绿出一份力吗?  第3张

温情植树

植树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众多温馨感人的场景映入眼帘。三代同堂携手种下亲情树,共同营造家庭美好回忆;师生携手种下校友树,寓意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同学间共同种植友情树,记录了他们真挚的友谊。

众人协作默契,职责划分清晰,有人挖掘土坑,有人栽种幼苗,有人进行浇灌,各个环节洋溢着温馨与喜悦。各式各样的树木承载着众人的不同情感与期盼,使得这片“亲子林”更具深意。

心愿寄托

学生们在植树过程中,用饮料瓶收集的水为树苗提供了滋养,同时为每棵树苗挂上了含有成长愿望的卡片。这些卡片详细记载了树苗的照料信息,并承载着学生的美好愿景。其中,一些学生祈愿树苗能够茁壮,另一些则期望自己能如同树苗般健康成长。

心愿卡系于枝头,随风轻轻摇曳,宛如孩子们纯真情感的流露。这些卡片与新生树苗共同构成了山林中一道别致的景观,为“亲子林”平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初具规模

经过两个小时的辛勤耕耘,一个充满家庭温馨和生态愿景的“亲子林”已初显轮廓。2250棵新栽树苗,包括红椎、山杜英、火力楠、红花荷等多样树种,正随着春风伸展嫩芽。这片超过30亩的林地,有望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绿色景观。

千名师生家长共植2250棵苗木,你愿意为城市增添新绿出一份力吗?  第4张

种植树木作业结束后,负责人员对树苗的后续照料措施进行了详尽规划。该区域将打造为生态监测点,并作为全市中小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户外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以致用的场所。

持续推进

本次活动中,特别推出了“树苗认养责任制”。该制度要求各家庭定期对所认养的树苗进行养护。学校将把这一养护过程纳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之中,以此保障树苗的存活率。在3至6月这个适合种植树木的季节,全市各镇(街)将组织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种植至少一片“亲子林”。此外,各校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种植以“校友林”“青年林”等为主题的特色林。

今年,市教育部门将继续推动“万名师生植万棵树”活动,采用班会、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记者在丁堡镇观察到,去年种植的树苗生长状况良好,存活率超过85%。公众对植树成果抱有较高期望。这种“教育+生态”的结合模式,预计将如何影响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