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发现
3月6日,中国海油公布重要消息,我国北部湾海域涠洲10-5油气田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发现了高产油气流。该油气田位于北海市附近,距离大约75公里,平均水深约37米。勘探井在油气层中钻探深度为283米,钻井总深度达到4840米。测试数据表明,该油气田日产量天然气约37万立方米,日产量原油约102吨。
该发现意义重大,标志着北部湾盆地首次在花岗岩潜山中成功勘探到油气,这一成就不仅证明了该区域油气资源的丰富,还代表了海洋石油勘探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并为后续勘探工作设定了新的基准。
重大意义
涠洲10-5油气田成功实现高产突破,这一显著成就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就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全球能源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一突破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该举措有效缓解了我国油气供应的紧张局面,降低了对外部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此外,该措施还为我国海洋石油行业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勘探背景
我国海域的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勘探水平位居前列。自40年前启动勘探与开发工作至今,虽已取得若干成果,但探寻大型油气田的难度持续加大。当前,急需发现新的油气资源增长点。
中国海油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对潜山成储理论进行了详尽研究,成功突破了关键技术。在此过程中,潜山资源在我国近海油气勘探中逐渐显现出新的增长点。此外,这一成果还为涠洲10-5油气田的发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研究思路
北部湾盆地内的涠西南凹陷是该区域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凹陷之一。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院长范彩伟提到,该院正对花岗岩潜山的成山、成储、成藏特性进行细致研究。研究团队已选择在具备有利条件的近洼断裂带开展钻探工作,并预期这一行动将带来勘探领域的显著突破。
科研团队选取涠西南凹陷作为核心研究区域,重点研究花岗岩潜山。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该团队确立了在成山、成储、成藏三大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的方法,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
技术突破
北部湾盆地中的花岗岩潜山在油气勘探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潜山的形成和储藏机制相当复杂。花岗岩的分布情况不甚明了,这使得有利储层的预测变得尤为困难。因此,油气成藏的过程显得尤为复杂。
研究团队对老井地层岩性进行了复核,完成了古生物鉴定,分析了构造,并运用地震反演技术,明确了花岗岩的形成年代,同时阐明了其分布规律。利用地球物理预测手段,他们准确预测了花岗岩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在钻探作业中,团队创新了钻井技术和测试方法,有效保障了储层安全,并精确收集了花岗岩储层的产量数据。
行业影响
中国海油近期在我国多片海域成功找到了多种规模的潜山油气藏,这一成果显著增强了我国油气资源的基础。特别是北部湾盆地的勘探进展,有力地保障了油气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
周心怀,中国海油CEO,重申将致力于推动公司发展。这一关键进展为业界注入了新的动力,提升了众多油气勘探企业的活力,他们对海洋油气资源的探索热情持续高涨。对于这一勘探成果,您如何看待其对我国未来油气开发战略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