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任港司法所携手任港街道河长办,共同推进《长江保护法》的实施,举办了“法治进船头,护江零距离”的巡江普法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船民和涉水人员对法律的认识,共同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活动起航见证长江之美
活动当天,众人从水上执法码头登船启航。船只沿长江南通港长江口段行驶,沿途可见《长江保护法》实施后,任港街道段长江生态环境的明显提升。江面闪烁着波光,江水碧绿,岸边绿植茂盛,生态状况优良。航行过程中,众人一同领略了长江的雄伟景色,并深刻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抵达通吕运河全市水域综合执法基地,工作人员随即展开工作。他们走进船舱,向船民和一线涉水人员分发了《长江保护法》和《禁捕知多少》的宣传资料,并对其中的禁止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法律条文进行了详尽解读。现场气氛活跃,工作人员对每个提问都给予了耐心回答,每一个讲解环节都有效地提升了大家的法治意识和环保认识。
护江故事分享转变历程
长江巡护员及保护宣传员夷步俊上前,分享了个人经历。他原本是长江的捕捞渔民,自“十年禁捕”政策实施以来,他果断决定转行。他向众人讲述了作为资深渔民对长江的深厚情感,并阐述了支持禁捕政策的心路历程。在转型过程中,他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夷步俊目前正全力投身于长江的巡查任务。他通过个人体验倡导公众共同守护长江,并对《长江保护法》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船民们聆听他的讲述后,普遍感到深受感动,对《长江保护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
在普法活动中,工作人员对船民及一线工作者所关心的具体疑问,进行了易于理解的阐释。比如,在非法采砂问题上,他们详尽阐述了非法采砂对长江航道安全及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使大家对相关法律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针对船民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模糊不清的问题,工作人员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工作人员着重指出,维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即是守护我们的居住之地。通过这些详尽的宣传,公众对违法行为的负面影响有了深刻理解,进而提升了遵法守规的主动性。
工作人员亦提供了举报违法行为的途径,并激励公众踊跃加入长江保护行动。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责任感。
互动交流凝聚保护力量
活动现场设有互动区域,众人围聚一堂,就长江保护议题展开讨论。船民代表们披露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环境难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部分船民呼吁设立长效监督体系,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违法行为。另有人提出,应增强对渔民的教育与培训,提升他们的环保理念。
执法部门对公众关于执法活动的疑问给予了答复,并承诺将增强执法强度,确保长江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互动环节,与会者纷纷发表意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氛围异常热烈。此次交流促使大家形成了共同参与长江保护的广泛共识。
心愿承载守护长江决心
活动接近尾声,现场气氛达到顶点的一个独特环节引人注目。参与者们纷纷执笔,记录下对长江的守护愿望。有人渴望长江之水永葆清澈,有人期待长江鱼类数量日益增多,每一份愿望都承载着对长江的深情祝福。接着,众人将承载心愿的纸条轻柔地投入心愿瓶内。
心愿瓶置于显眼之处。此物体现了人们对长江母亲河的深厚情感,蕴含着共同保护长江的坚定意志与期盼。它不仅是一件单纯的纪念物,更承载着一份厚重责任。众人均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履行守护长江的诺言。
活动展望共筑环保未来
活动成果斐然,显著增强了船民和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任港司法所及街道河长办计划后续举办多场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法律知识竞赛和环保主题演讲等,旨在吸引更多人加入长江保护行动。
他们计划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长江保护工作体系。通过媒体平台,拓宽《长江保护法》的宣传渠道,增强公众对长江保护议题的关注。针对提升公众对《长江保护法》认知度,您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