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15年成果显著
2025年标志着《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的第15个周年。自该条例颁布并执行以来,上海市在公共场所控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状况》白皮书指出,上海市公共场所的控烟情况整体保持稳定。同时,市民对控烟政策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持续增强。同时,在规定的禁烟区域内,“无烟具”和“室内无吸烟室”的比例持续维持在较高状态。
2024年,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对全市16个区的1852个场所进行了监测。同时,对35563名个体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法定禁烟区内,“无烟具”和“室内无吸烟室”的比例分别为96.9%和99.8%。这一比例与2023年相比,变化并不明显。自2015年以来,上海市在控烟领域实现了显著成效。相关数据显示,这一进展十分明显。
志愿者助力执法
2024年,上海志愿者在控烟领域展现出高度积极性。他们全年对超过11.1849万个场所进行了细致巡查。同时,他们向监管机构提出了115项处罚(罚款)建议。经执法部门现场核实,这些建议中有108项获得采纳,采纳率高达93.9%。
志愿者的作用对执法机构提升执法效能极为关键。在上海的控烟行动中,他们承担了核心职责。志愿者在多个地点展开巡查,确保了控烟法规的实施。此举显著增强了社会对控烟管理的监督能力。
市民支持度上升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全面禁烟政策的支持率持续攀升。在2024年,这一支持率达到了98.3%,比2023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反映出,上海市民对公共健康环境的重视程度在增强,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吸烟对个人和公共环境的负面影响。
控烟宣传活动的强度持续增强,众多民众主动投身于控烟活动中,日常生活中无烟环境的倡导愈发普遍。这一现象表明,《条例》自实施以来,在促进市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部分指标出现下滑
尽管已有一定进展,部分戒烟相关数据却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无烟区域”占比降至91.5%,较2023年减少1.7个百分点;同时,在指定禁烟区域,吸烟率增至13.0%,较去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关键区域的管理中,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休闲娱乐区域、办公建筑、餐饮店铺以及公共交通设施及其等候区域,吸烟现象较为常见。在这些区域,对吸烟行为的劝导或执法行动的实施率仅为39.9%,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在餐饮、娱乐休闲以及商业楼宇等场所,吸烟现象正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对于吸烟行为的劝诫和执法活动似乎有所放松。
重点场所监管待加强
数据显示,上海部分重点区域监管存在不足。在这些餐饮及休闲娱乐区域,吸烟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劝阻态度不够积极;而在办公楼层,吸烟情况亦偶有出现。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公共环境的整洁,还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公共区域的管理与运营机构需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场所内禁烟规定的执行力度,并加大对吸烟行为的指导和监管。此外,执法机构亦需加强对相关场所的监管工作。
未来措施更严格
上海市卫生健康机构明确指出,将提升烟草监管执法的强度,并持续优化相关措施。近期,该机构与九家相关单位共同发布通知,对包括室外排队等待区域在内的八个关键区域设定了具体规范,旨在推动构建无烟的健康环境。此外,委员会正在积极推动“控烟三部曲”的实施,着重于提升公众对“室外禁止随意吸烟”的认知与执行。
上海市拟对关键区域执行更为严密的监管与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增强场所管理的规范性。此外,将持续推进禁烟宣传,努力提升公众对禁烟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对于上海即将推行的禁烟政策,社会各界人士持何种观点?他们提出了哪些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