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触网”成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进步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缩小数字鸿沟,成为手机用户。在公共场合,我们常看到老年人手持手机,专注地观看短视频。以吴女士为例,在孙子上学期间,她在别人的协助下开始通过手机刷短视频并赚取收入,手机已变成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
根据最新数据,老年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这一群体在网络上活跃度较高。然而,这一现象同时也伴随着网络沉迷的风险。
短视频成瘾现象普遍
短视频类型丰富,内容引人入胜,颇受老年人喜爱。这导致相关沉迷和依赖问题逐渐增多。武汉市部分社区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大约有19.71%的老年人存在网络依赖,其中超过82.48%的依赖者将上网时间主要用于观看短视频。
许多老年人,除了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如进食和休息,他们还把大量闲暇时光投入到观看短视频中,这一行为显著扰乱了他们的日常作息规律。
损害身体健康
长时间浏览短视频及短剧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后果。此类活动可能引起眼部疲劳与干涩,随之可能诱发近视及青光眼等眼部病症。此外,长时间静态坐姿观看视频,也可能引发颈椎及腰椎等职业病,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
部分老年人因观看视频导致睡眠延迟,这一现象扰乱了他们的生物钟,造成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诱导消费问题频发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某些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对老年人进行特定内容推送,内容包含奇异夸张的“微短剧”。这些平台以低价策略诱导老年人频繁观看,并预设免密支付功能。随后,平台按剧集计费并自动播放,导致许多老人在不知情中遭受了经济损失。
部分老年人被“奖励”或“返现”等策略吸引,持续使用该软件执行特定任务。但这一行为并未给他们带来利益,反而可能遭受隐私泄露和诈骗威胁,进而引发经济损失。
成瘾背后原因剖析
退休后,众多老年人遭遇了充实闲暇时间的难题。他们更偏爱诸如浏览短视频、翻阅小说等简单易学的赚钱方式,这些活动对他们极具吸引力。与此同时,若家庭内部的代际沟通无法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则可能引发精神层面的孤独感。观看短视频便成为他们缓解心理孤独的有效途径。
一些社区的文化公共场所面积有限,且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设施。这一情况导致老年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寻求心理慰藉,进而增加了他们对短视频平台的依赖性。
多方携手应对难题
政府应制定相应法规,要求平台企业实施“防沉迷策略”,并对算法进行有效监管。社区可组织专家进行防沉迷知识普及,增强老年人的自控能力。家庭成员之间应加强协作,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氛围。
在家庭环境中,孩子们正积极向父母传授诸如书法、绘画和手工艺等新技能。这些新颖的互动方式旨在为父母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观察到不少老年人对短视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给予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