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里程碑
2月25日,西康高铁关键项目安康隧道在众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顺利贯通。这一里程碑事件意味着西康高铁第14座隧道建设完成,其意义显著。安康隧道作为全国高速铁路中首次连续穿越秦岭的隧道,深度达800米,围岩膨胀性达到六级,这一成就体现了西康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
黄智勇,担任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康指挥部副指挥长,强调安康隧道的贯通是西康高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成就为后续工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隧道概况详解
安康市南秦岭中低山峡谷区域内的安康隧道,其长度达到7公里,属于单洞双线隧道设计。此隧道被划定为西康高铁线路上的高风险一级隧道,并被视为施工中的重难点项目。隧道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该区域的地层以膨胀土、砂卵石和风化千枚岩为主,地处多水区域和土石接壤处,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危岩坠落、围岩的不稳定性、突发的泥水涌动以及软岩的变形等问题。
复杂地质挑战
安康隧道是唯一穿越秦岭800米膨胀土的连续六级围岩隧道,其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膨胀土的特殊性质使得围岩稳定性非常差,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形变和坍塌等问题。
富水区域施工中,突泥涌水现象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此类事件不仅会拖慢施工进度,还可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特别是在土石交界的长段落区域,施工的不确定性增加,围岩失稳的风险持续存在。
施工应对策略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陕西西成客专公司采纳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公司持续推动高品质工程的建设,并实行了施工现场的网格化管理和深入式监管。科技创新成为其核心动力。此外,公司联合多个科研团队,就不同地质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应对方案。
在施工浅埋段阶段,采用了地表混凝土加固引流措施,对洞内围岩进行了注浆加固处理,并实施了超前中管棚支撑。同时,运用了18种改进工具,推进了3个科研项目的开展,成功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有效解决了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难题。
建设整体进展
自本年度起,西康高铁工程推进迅猛,太兴山及安康等要害隧道已成功竣工。至今,隧道、桥梁、路基建设进度分别达到设计总量的97%、78%及63%,隧道挖掘总里程累计达155公里。同时,站房、轨道、通信、信号、电力及电气化等相关工程亦全面展开,施工进度稳步上升。
中铁九局在施工环节中严格执行穿透式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措施覆盖了所有施工步骤。借助先进的地质预测和监控量测技术,该局能够精确预测软岩的大范围变形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高铁重大意义
西安至安康的高速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包(银)海”及“京昆”两大要道的核心构成。该线路主线全长约171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线路起自西安东站南侧,沿浐河而行,穿越秦岭山脉,途径柞水、镇安、旬阳等地,最终接入安康西站。该铁路线路包含六个站点,分别是西安东站、太河站、柞水西站、镇安西站、桐木站以及安康西站。
西康高铁的启用将大幅减少西安至安康的旅行时间,从现行的约3小时缩短至不到1小时。这一改进显著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对区域经济交流和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请问您如何看待西康高铁的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