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创投100%容错率!广州开发区为何敢如此大胆?  第1张

科创母基金设立情况

管委会与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科创母基金,该基金以政策引导为特性,其运作目标不在于盈利。基金总规模达到50亿元人民币,旨在为那些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高新技术及先进技术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设立该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区域创新产业升级,增强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资金分配方面,科创母基金对新增资金的使用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大约三分之一的资金将直接投入投资领域。此举旨在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有效平衡各投资领域及其潜在风险。该安排既保证了资金的主要用途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又为对创新企业的直接投资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实施细则》出台背景

为规范科创母基金直接投资资金的管理流程,相关部门颁布了《实施细则》。由于直接投资资金直接注入企业,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故而有必要制定具体细则以实现规范化管理。这些细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资金能够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国资创投面临投资周期与考核任期不匹配的矛盾,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容错机制也存在不协调现象。这些矛盾导致了“不敢投资”和“不愿投资”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细则》的发布旨在寻找对策,并致力于改善国资创投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投资损失容错机制。

《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共分为八章三十五条,对科创母基金直接投资资金的管理进行了细致规定。规定内容涉及资金设立的原则、管理的组织架构、操作的具体流程、资助的对象、申报和执行的步骤、后续的管理和风险控制、退出机制与损失的处理、收益的分配以及评估的标准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内容详尽且具体,为科创母基金直接投资资金的运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第三十二条对“风险容忍机制”做了详尽说明,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规定强调,必须建立适用于直接投资资金的风险容忍机制。在受托管理机构职责得到有效履行的情况下,依据投资的不同阶段,种子、天使、产业三类直接投资分别可承受的最高亏损率设定为总投资额的50%、40%和30%。此外,在种子或天使阶段直接投资的单个项目,其最大可能亏损可达全部投资额。同时,直投资金的整个投资周期也将作为评估的重要标准。

不同投资类型标准

对符合规定的技术团队所创办的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投资上限设定为200万元。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得超40%。此限制措施旨在为技术团队提供启动资金,严格管理风险,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新企业的产生。

天使直投向卓越科技团队和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单次投资上限为500万元,持股上限设定为30%。此类投资规模助力初创企业克服初期困难,同时,适当的持股比例有助于维护企业创始人股权结构的稳定,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产业直投相关规定

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产业直接投资资金的助力,单次投资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但持股比例上限设为20%。此举措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资金活力,促进其技术进步和业务拓展。通过设定较低的持股比例,有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而扩大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产业直接投资专注于助力区内企业成长,这一举措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产业集聚的积极影响。投资方通过精选优秀企业进行投资,有效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从而增强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政策背景及影响

业界不断提出对国有资本投资机构的评估体系需改进,同时强调需提升其承受投资损失的能力。为此,202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一项新规,旨在促进国有资本向更具责任感和长期投资方向转型,并附带了多项改革措施。成都高新区及广东等地已相继发布相关措施。成都高新区特别针对基金亏损率设定了不同标准。此外,广东省首次明确提出,国有资本投资机构不应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评估标准。

《实施细则》对受托管理机构进行了全面审查,评估内容不仅涵盖项目盈利状况。这样的评估措施激发了管理机构的活力。此外,它确保了政策的长效性,并鼓励他们发掘潜力企业,助力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尽管如此,公众对这一评估机制是否真正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持有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