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州交通运输局携手州公路管理局以及相关县(市)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国道350汶川至小金、国道248金川至马尔康、国道317马尔康至壤塘等路段,展开了全面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该行动旨在解决现有问题,旨在为民众营造良好的出行条件。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果。
强化统筹部署
为保障整治活动顺利进行,州交通部门设立了专项工作组。该局一把手直接负责全面工作,分管领导则负责各路段的具体管理。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承担具体执行任务,确保每项任务和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此机制使得责任划分明确,有效防止了工作中的责任推诿。
整体规划中,责任明确至个人、任务落实到岗位,为本次路域环境专项整治提供了稳固的组织支撑。该模式不仅促进了各部门的高效配合,还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为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入查摆问题
此次整治行动以问题为核心,整治小组对问题及隐患进行了细致的排查。在450公里的道路检查中,共发现64个路域环境问题。特别是路侧护栏损坏情况明显,涉及47处,总长度达1.5公里;路面病害数量众多,共有417处,总面积达1295平方米;此外,公路标志标牌损坏情况也较为严重,共有129个。
此外,路旁垃圾堆积、施工围栏损坏、排水沟堵塞等问题共计56起。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道路的整洁形象,还可能对交通安全与通行造成隐患。通过细致的排查,为后续的针对性整治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狠抓整治成效
整治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迅速编制了详尽的问题清单,并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方案。在整改行动中,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制度,保证每个问题均得到妥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目前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
共修复路侧护栏47段,总长1.5公里,有效提升了道路两侧的安全防护;针对路面病害,已修补417处,总面积达1295平方米,路面状况得到改善,行车风险降低;公路标志标牌校正129个,确保了交通指示的精确无误;清理边沟11.7公里,防止了积水对道路的损害;此外,还完成了包括施工围挡更换和垃圾清理在内的56项环境整治任务。
改善出行体验
路域环境的优化显著增强了民众的出行感受。以往因路旁护栏损坏、路面状况不佳而感到忧虑的驾驶者,现在可在这些道路上更加放心和舒适地驾驶。公路标志和标牌的修正使得出行方向更为明确,降低了迷路的几率。
道路两旁的垃圾被清除,边沟得到疏通,这不仅提升了道路的整洁与美观,还优化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频繁使用这些路段的民众而言,此次整治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出行体验,营造了更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
严格后续管理
州交通运输部门强调,尽管当前整治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不会降低对后续管理的重视。未来,该部门计划对公路沿线设施进行持续优化,依据实际需求和交通流量,科学增补或升级相关设施。日常养护和监管工作的强化尤为关键,检查频次和强度将相应提升。
依照既定规范执行养护任务,保障全线道路环境及路况标准持续达标。不断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将有效巩固本次整治成效,确保民众持续享有优质出行体验。
展望长远发展
此次针对路域环境的专项整治活动仅是起点,州交通运输局期望借此机会,构建一套持久有效的路域环境管理体系。他们计划通过持续积累经验,改进管理策略,逐步将这一整治与管理模式扩展至更多道路。
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与进步,为州内交通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区域经济往来与社会进步。优越的道路环境亦有助于增强地区整体风貌,吸引更多投资与人才。
本次路域环境整治活动对地区发展有何影响?期待各位积极发表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