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发现引发关注 /b>

近期,网络上有用户披露了一段不寻常的体验,即在光谷中心城飞霞路上,人们可以扫描路边电杆上的二维码来借用共享充电设备。2月15日,周六,长江日报的记者亲自前往飞霞路及其周边的松涛路等市政道路进行考察,确认部分电杆上确实装置了便民的共享充电宝箱。当天,该区域人流量较大,这些充电宝箱的设置显得尤为显眼。

该现象吸引了众多行人的注意,同时引发了大家对这种新型共享充电宝投放方式的好奇心。许多人驻足讨论,探讨这种布局是否便利实用,以及它是否可能成为未来的流行趋势。过去,共享充电宝主要在商业区店铺内可见,而安装在电线杆上的情况极为罕见。

电杆也能借充电宝?光谷中心城创新便民服务太贴心了  第1张

充电宝箱具体情况 /b>

记者观察到,共享充电宝箱普遍配备了8个充电舱。走访当天,许多宝箱使用频繁,其中一些箱内已有半数充电宝被借用。这表明市民对新充电模式持开放态度,且大量人群存在紧急充电需求。

充电宝采用扫码借取模式,内置了三种常见充电接口。无论是苹果用户抑或安卓用户,均能轻松找到相匹配的充电线。此外,接口磨损不明显,充电效率有保证,基本能够满足大众的充电需求。

充电价格对比 /b>

记者对比了安装在电杆上的共享充电宝和商圈内的充电宝价格。结果显示,前者在租用前3分钟内不收费,之后每小时收费3元,每日最高费用为30元,与商圈内充电宝的租赁费用相差无几。

该价格体系对需要应急充电的市民而言尚属合理。此外,与在商业区店铺租赁相比,用户无需顾虑店铺的营业时间,手机电量不足时,可随时从电杆上获取充电宝服务。

首次归还体验 /b>

记者在短短3分钟内便将充电宝归还,结算时并未产生任何费用。订单上明确标注了归还点为“电线杆飞霞路01”。这种标注方式十分直观,便于使用者准确识别归还的具体位置。

实际操作中,归还过程相当简单,只需将充电宝放入电杆的预定卡槽即可完成。此外,用户无需担忧因遗忘归还而面临高额费用,提供的3分钟免费时段足以确保用户有充足时间完成归还。

运营投放情况 /b>

据调查,武汉光谷智慧多功能杆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投放并运营这些电杆上的共享充电宝箱。该公司领导透露,这些充电宝箱于去年年底安装,并计划在今年继续增加投放。该公司承担“光谷中心城智慧多功能杆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整合路灯、信号灯、摄像头和充电等功能,以降低城市线杆的数量。

去年12月,鉴于飞霞路附近人流量大、商业活动频繁,公司已在沃德中心周边的市政道路上开展了多功能电杆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安装了34个电杆。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其使用率较高,效果良好,这增强了公司对后续推广的信心。

未来扩大计划 /b>

公司计划在年内拓宽试点规模,拟在光谷中心城的大悦城、中建光谷之星、沃德中心等地投放共享充电宝箱。此举旨在使充电宝箱总数增至100个。该举措旨在克服现有使用场景的不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宝租借与归还服务。

数据显示,充电宝日均外借次数约为5次。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设立共享充电宝箱的迫切需求。展望未来,随着充电宝箱数量的增加,预期将惠及更多市民。他们出行时将更加安心,无需担忧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

你是否考虑过使用这些电杆上的公共充电设备?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积极发表意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