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港再创纪录!鼎魏轮靠泊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硬实力?  第1张

忙碌码头迎巨轮

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近期业务繁忙。昨日,一艘名为“鼎魏”的外贸船只成功靠泊。码头随即启动了集装箱的装卸流程。该船只尺寸庞大,全长225米,宽32.26米,吃水深度达21米。此次“鼎魏”的到来,增强了码头的运营活力。

江阴集装箱码头自启用以来,该船只在外贸远洋航线上实现了单次集装箱作业的最高成绩。此次停靠过程顺畅,彰显了江阴港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并引起了众多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锚定“大船时代”保安全

为保障“鼎魏”轮的安全靠泊,苏南码头严格遵循“大船时代”的规定。在船舶抵达港口之前,码头综合事务部副经理严丽强调,他们依照大型船舶的安全停靠标准,为“鼎魏”轮指定了超过280米的泊位,以此确保了停靠区域的安全。

在停靠过程中,江阴引航机构安排了两艘拖轮进行护航,其中一艘功率为4400马力,另一艘为5200马力。引航员操作精确,确保了船舶实现了“毫米级”的动态调整。同时,码头系缆人员已提前到位,他们迅速执行了“数缆齐发”操作,保障了船舶的稳定。

作业预案保进度

据报,“鼎魏”轮抵达时,水位已升至7.8米。预计将装卸超过1300个标准箱的货物。抵达苏南码头后,企业操作部门立即启动了作业计划。该计划对装卸的各个环节均进行了细致规定,旨在保障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

操作部运用智能调度系统对集装箱实施快速分配及装载作业。此系统精确指导,使得船舶装箱作业速度显著提升,从而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此外,此举亦有助于缩短船舶在港口的等待时间。

海事护航助出港

按照预定计划,“鼎魏”轮预计在18日早晨8点左右结束作业,随后将从江阴港出发。江阴海事局现场保障小组迅速响应,迅速搭建了便捷的服务通道。该通道简化了船舶离港所需的手续和流程。

小组优化了船舶进出港的审批程序,显著缩短了“鼎魏”轮的离港时间。通过指派专人,对出港环节进行了持续的监督和指导,确保了“鼎魏”轮能够安全、顺畅地驶离江阴港。

新航线开启新征程

作业完成,"鼎魏"轮即将启程,目的地为葡萄牙的西内斯港。此举标志着江阴至葡萄牙的集装箱外贸新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的开通为江阴的外贸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江阴苏南国际码头通过实施“双联双提”工程,成功开通了多条航线,航线网络覆盖了荷兰、挪威、新西兰、日本等多个国家。近期,新增的葡萄牙航线进一步丰富了码头的航线网络。这一举措对于码头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吞吐量增长显实力

江阴苏南国际码头集装箱处理量大幅增长,展现了其设施和运营能力的强大。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月17日,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26%,预示着新年度的起步势头良好。

该码头业绩显著,主要归功于其持续更新的硬件配置以及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新航线的增设将助力码头业务持续稳健增长,同时增强其在全球航运领域的竞争力。针对江阴港未来航线的发展方向,您如何看待其可能拓展至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