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开幕引客来
近期,陕西省榆林市呈现热闹景象,一年一度的全国秧歌盛会在此隆重开幕。活动深入结合了陕西“欢欢喜喜过大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不远千里乘坐火车前来观看。在此期间,榆林这座陕北城市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整个城市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春运前夕抵达的游客一踏上榆林站,便察觉到车站已焕然一新。此站经过改造提升,展现出全新的面貌,面积增至超过7000平方米。软硬件设施均得到显著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得以优化。
车站升级保出行
本次榆林站改造工程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进行升级。例如,对候车区进行了布局优化,增设了休息区及充电设备,体现了对旅客需求的细致关怀。在服务设施方面,安检设备升级为更先进的型号,进出站闸机响应更加迅速,显著提高了旅客通行速度。
榆林站针对近期秧歌展演带来的客流增加,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该站与地方相关部门协作,预判旅客需求,并增开了五趟列车。在客流高峰时段,车站灵活调整安检流程,增设了绿色通道,并安排志愿者协助旅客搬运行李及指引方向。
秧歌盛宴展魅力
街头巷尾充斥着锣鼓声和彩旗飘扬,这是秧歌表演带来的喜庆场景。秧歌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彩绸,不断变换队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色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盛宴。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孩童,都沉浸在这份欢乐的气氛之中。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秧歌队伍,以及19支榆林本地队伍,同时还有4支国际舞蹈团队参与。在榆林,超过3000名演员同台献艺,他们的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榆林的地域特色与丰富文化。活动现场的热烈场面频繁成为网络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
非遗文化显深厚
陕北秧歌,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舞蹈、音乐、杂技等多元艺术元素,生动呈现了陕北人民的独特精神气质。在榆林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不论老少,只要听到锣鼓声,就能跟着扭动”,这充分说明了秧歌在当地民众中的广泛流行。
榆林地区不仅拥有秧歌这一传统艺术,还蕴藏着丰富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以豪放的风格直率表达情感,绥米唢呐的高亢旋律令人振奋,榆林小曲的悠扬旋律则令人陶醉。游客可前往陕北民歌博物馆、榆阳区非遗小剧场等场所,近距离体验这些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自然人文两相宜
榆林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红石峡景区因红色岩石而著称,峡谷内壁峻峭,溪水碧绿,众多摩崖石刻与石窟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镇北台长城景区位于明代长城的西部起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登上台顶,远眺可见长城壮观的景象,令人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变迁,仿佛能回响着昔日战马奔腾的声响。
特色美食待品尝
榆林位于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地带,其美食独树一帜。在夫子庙文化步行街,游客可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享受地道的特色小吃。羊肉面香气扑鼻,羊杂碎味道多样,洋芋擦擦绵软美味,每一道都令人回味无穷。
榆林豆腐享有极高的声誉,其鲜嫩爽滑的风味颇受游客青睐。游客在此可一次性体验到正宗的榆林风味,满足他们的味觉期待。
阅读完这篇介绍榆林秧歌表演及其地域特色的文章后,您是否渴望亲自踏足榆林,感受其中的某项特色活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