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志愿者开设托管班
近期,宣化镇团委积极组织活动,广泛招募回乡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及青年志愿者。该团委计划开设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目的在于解决儿童假期期间的家庭照护难题。这一计划引发了众多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他们纷纷报名,齐心协力确保孩子们的假期安全,实现从无人照看到有人照管的转变。
本次招募活动吸引了众多怀揣爱心与责任感的年轻人参与。他们渴望加入托管班,为家乡的孩子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爱心托管班顺利启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既安全又充满乐趣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解决家长两大难题
舒晓华,王马湾村团支部书记,指出家门口设立的免费托管中心为家长们带来了温暖。该措施显著减轻了家长们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降低了经济成本,家长无需为校外托管支付高额费用;另一方面,解决了假期孩子照看问题,让家长能更专注于工作。
家长们普遍表示,在以往假期,孩子独处家中时,他们既担心孩子的安全,又担心孩子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如今,随着爱心托管班的开设,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根据最新数据,众多孩子已报名参加托管班,家长们对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认可。
精心设计丰富课程
活动期间,托管班依据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特性,细致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日常寒假作业辅导,同时新增了脸谱制作、剪纸艺术、手工制作等富有乐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在假期中不仅得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技能。
课程安排合理,既包括知识讲解又涉及实践操作。学生可在不同课程间灵活切换学习内容,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志愿者们根据课程特点,细致地编制了详尽的教案和教学资料,确保了教学过程的顺畅进行。
融入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期间,志愿者教师首先向孩子们讲述了“乐善秦腔”的起源、演变和传承历史。他们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阐释了不同“花脸”的深层含义。随后,他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脸谱绘制活动。在“红领巾寒假爱心托管班”中,他们巧妙地将“青年+文化”模式融入其中,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老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学生们热情高涨,紧握画笔,精心勾勒线条,严格搭配色彩。他们由基础尝试逐渐演进,最终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脸谱作品。在整个创作环节中,每个孩子都全神贯注,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之中。他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开展灯笼制作活动
教师志愿者向学生深入解读了灯笼在中华新年习俗中的重要内涵,并分发了精心准备的制作材料。他们详细演示了灯笼的制作方法,每一步都进行了详尽的展示。学生们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全神贯注地聆听,并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他们相互配合,明确分工,积极参与到灯笼的制作过程中。
孩子们经过持续努力,共同精心制作了大量精美的灯笼。这些灯笼不仅寄托了新春的祝福,而且彰显了他们团队协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成长的过程。
构建服务新模式
宣化镇团委近期实施了“托管、管理、教育”三个阶段的服务体系。该体系旨在满足青少年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并保障托管活动的安全与规范。此举旨在使家长放心,孩子愉悦。近年来,该团委持续投入精力,积极探索,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创新的假期托管服务。
推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及优质服务,旨在让儿童在家附近轻松享受公益服务。镇团委正计划对托管服务进行优化,提升服务标准。他们努力打造一个温馨、有趣且具教育价值的学园环境,期望爱心托管班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快乐驿站。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心托管班对儿童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