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巨变:从暴富到窟窿
以往,球星卡市场极为兴盛,沈某因此获利千万。然而,进入2023年,市场状况急转直下,球星卡市场泡沫破裂。进口价格居高不下,海关对球星卡实施严格监管,商品难以进入国内市场。沈某不得不自筹资金维持运营,至2024年3月,其资金短缺已达到400至500万元。
沈某对市场前景持积极看法,寻求向朋友借款以解燃眉之急,未曾想却逐渐陷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欺诈圈套。
周某合作:承诺成空
2022年,周某与沈某开启了球星卡业务的合作,周某借助沈某提供的低价货源进行采购。到2024年2月,双方的合作关系保持稳定。不过,从3月开始,周某与沈某签订了三份新的合作协议,并支付了460万元以上的货款。然而,沈某只交付了价值86万元的球星卡。尽管沈某后来声称用价值20万元的球星卡抵扣了违约金,但他承认虚构了进货和投资渠道,并将资金用于还债和个人消费。
周某原本期待能延续之前的合作成果,然而,沈某的欺诈行为出乎意料,最终导致了双方合作的完全终止。
王某受骗:评级卡失踪
王某亦受沈某社交形象影响。2023年12月,王某得知沈某宣称可助评球星卡,随后双方合作,王某交付了40张球星卡。至2024年2月,王某已退还25张,沈某以期待优惠为由,承诺余下卡片将适时评级。此后两个月,沈某以诸多理由再次取走更多球星卡。案发时,累计未归还球星卡达170张。
沈某宣称掌握着低成本的投資機會,诱使王某共同參與,却在收到資金後以海關扣押等理由推脱。最终,沈某坦白資金被用於還債,該行為共騙取王某超過600萬元。
虚假理由:拖延与欺骗
沈某为了延期合同履行,编造了涉及海关货物滞留、个人家庭事务、货源分配等方面的多种理由。他利用这些看似合理的解释,多次误导周某、王某等受害者,使其相信他的说法,并持续进行交易。然而,沈某实际上是将受害者的货款私吞,用于填补之前的亏损,从而形成了以拆借资金来弥补亏空的恶性循环。
沈某频繁找理由,实则是在竭力维持骗局,这一行为持续不断,直至资金链最终崩溃。
抵押骗钱:手段恶劣
沈某供认,他以王某赠送的球星卡为担保,向周某等人借款,借此建立信任关系,以便继续进行诈骗活动。为满足个人资金需求,沈某无视受害者权益,持续使用诈骗所得的财物和关系,维持其诈骗行为,致使受害者损失不断攀升。
该行为不仅对他人资产造成了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市场信心,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法律制裁:终落法网
宝山区检察院审查发现,沈某在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对周某、王某等六人进行了诈骗,涉及金额超1800万元人民币。检方明确指出其犯罪事实,证据详实充分,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已对其提起公诉。该案件向企图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利益的人发出了警示。
沈某的行为不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而且给受害者带来了巨额财产损失。目前,这起由球星卡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诈骗案已正式进入司法审判程序。
在投资界,普遍存在对如何避免因误导而遭受如周某、王某般的重大损失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