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制发

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司法办案的现实状况,为强化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以及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向民政部发出了“十一号检察建议”。这一行动标志着最高检在养老安全监管领域取得了关键进展,目的是从检察监督的角度出发,促进解决养老机构面临的安全与监管难题。在司法活动中,养老机构相关的案件频发,因此此次建议的出台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

该建议基于对众多涉老案件细致的研究与归纳,旨在通过精确的策略,为养老机构的正规化管理增添助力。最高人民检察院期望通过此检察建议,推动各相关部门协作,携手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一年落实成效

过去一年,各级检察机关全力执行“十一号检察建议”。他们依法对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包括故意伤害老年人等。此外,他们还着重打击以养老机构名义进行的电信诈骗、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以保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各地检察机关已查处了多起此类案件,有效改善了养老市场的环境。

检察机关特别重视线索的转递工作,确保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养老机构违规违法行为及监管人员失职行为的线索迅速移交给相关部门,以推动整改和治理。同时,针对涉嫌犯罪但尚未立案的情况,检察机关依法进行监督,促使立案,以此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司法程序的顺畅进行。

联合走访检查

检察机关主动与民政、消防、卫健、应急管理和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协作,共同对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养老机构进行了多角度的细致检查。消防部门核实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应急管理部门评估安全预案的完善性,卫健部门评估医疗服务水平,市场监管部门则审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状况。这一跨部门合作行动,确保了养老机构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该联合巡访机制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克服了单一部门监管的不足,成功识别并处理了养老机构的多重问题。此外,它还推动了部门间的深入合作,增强了信息交流和协作,构建了养老服务监管的持续机制。

入职查询机制

在处理老年人的人身权利问题时,多个地区的检察机关与民政部门共同研究并尝试构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入职前的背景调查体系。此体系旨在从根本环节预防潜在风险,对拟任人员的犯罪历史进行细致核查。若发现存在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权利犯罪记录者,将立即将其调离与老年人密切接触的岗位。该体系的实施,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额外的关键防护。

此方法显著减少了养老机构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了老年人居住的安宁。此外,它还推动了养老机构提升员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安全保障,构建了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养老居住环境。

共同研究治理

2024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重大犯罪检察厅被邀请出席民政部举办的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大会。在会议中,双方就养老机构安全问题的治理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明确了未来工作的具体方向和关键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此次交流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创新思路和策略。此类跨部门合作对于资源的整合和治理力量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促进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双方已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并承诺将共同努力,推动养老服务监管工作实现新的进步。

总结典型案例

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了“十一号检察建议”实施座谈会。会议中,公布了2024年国内检察机关执行该建议的十大代表性案例。这些案例全面展示了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的多个层面,如老年人权益侵害、诈骗行为、监管失职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和归纳,为各地检察机关提供了丰富的办案技巧和借鉴资料。

检察机关可参考相关典型事例中的有效经验,持续全面履行职责,多角度强化养老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时,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养老安全问题,通过实际行动共同维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读者朋友们,针对养老机构监管领域,您认为有哪些改进策略值得探讨?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同时,恳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士关注养老机构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