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交通执法机构近期通过数字化技术,有效遏制了一起非法招揽乘客的大巴车事件。这一行动显著维护了道路客运市场的秩序,同时展现了数字化执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春运客流高峰期间,此类执法活动对于确保公众出行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报引发排查

近期,市交通执法机构收到举报信息,指出青林湾大桥下存在悬挂山东车牌的客车疑似非法招揽乘客。对此,"数字打非"专项小组立即行动,迅速启动了调查和追踪流程。借助"浙运安"联网联控系统及交警路面监控数据,对宁波至山东各条线路的车辆行驶路径进行了详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涉嫌非法揽客的车辆为宁波至日照线路的浙B9A7号和鲁LD99号两辆大型客车。

青林湾大桥下惊现违规揽客大客车,执法人员如何迅速锁定并布控?  第1张

锁定目标车辆

2月8日9时55分,监控小组发现,浙B9A7号大型客车在出发后,在青林湾大桥北端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周边停留时间异常长。这一情况引起了对其是否在车站外非法揽客的严重质疑。为此,“数字打非”工作小组立即与市执法队交警局指挥中心的同事们共同开展调查和追踪。与此同时,小组已向市交通执法队三大队和江北区交通执法队发出通知,要求在车辆必经路段进行联合监控和部署。

成功拦截车辆

10时08分,宁波北高速口,浙B9A7大客车在多部门联合行动中被成功拦截。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车内有5名乘客并非正常上下车乘客。这一发现揭示了车辆涉嫌非法招揽乘客。执法部门随即对司机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笔录,同时收集并固定了相关证据,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续处理安排

《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班车客运企业不得在行进过程中丢弃乘客,亦不得在车站外招揽乘客。目前,市交通执法机构正依法对浙B9A7号大客车在车站外招揽乘客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数字打非小组未放松对涉嫌违规的鲁LD99号大客车的监控,持续跟踪其动态,旨在进一步打击道路客运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

数字执法成果

市县交通执法部门在布控行动中凸显了数字执法的效能,这一做法展现了数字执法的迅速与精准特点。自春运开始以来,市交通执法队“数字打非”小组已发布35条研判指令,各地执法队伍据此展开布控,成功阻止了23辆违规客车的运营,有效抑制了道路客运市场的非法行为,同时推动了市场运营秩序的规范化进程。

安全隐患提示

交通执法人员指出,在客运站外揽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时,乘客及行李可能携带危险物品,这对车辆行驶安全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保障出行安全与合法权益,旅客应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车票并进站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