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辽宁抚顺市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个黑土地侵蚀沟治理项目耕地指标的成交。这一创举为黑土地区域的治理带来了新的生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抚顺交易详情

杨木村和转山村位于抚顺县海浪乡,在此次交易中备受关注。治理后,5条侵蚀沟新增了16.7亩耕地,交易额高达167万元。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治理成效的价值和潜力。抚顺县对这一区域的治理并非偶然,2024年,该县已投入9972万元国债资金用于侵蚀沟治理,涉及全县8个乡镇的60多个村庄。此举使得耕地面积增加了约390亩,为未来的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理意义重大

冯伟,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生态建设处处长的冯伟强调,本次交易具有深远影响。这是首次将黑土区新增耕地治理项目纳入耕地占补平衡交易,标志着该领域的重大突破。黑土地被称为“耕地熊猫”,其保护极为关键。这些侵蚀沟治理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示范意义。此次行动创新了侵蚀沟治理资金的循环使用模式,体现了水利部对黑土地保护法的严格遵循和对黑土地保护的积极立场。

调查工作支撑

2020年,水利部联合松辽水利委员会对东北黑土区的侵蚀沟进行了详尽调研。调研发现,该区域侵蚀沟数量高达约66.67万条。这些详实的数据为制定治理方案和部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全面且精确的调查,治理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同时,这些数据对新增耕地的科学预测提供了帮助,保障了治理成效的可评估性,并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辽宁成果突出

2024年,辽宁省在治理侵蚀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省共治理了4783条侵蚀沟,并新增了约2590亩耕地。若将新增耕地全部用于指标交易,预计交易额可达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的黑土区侵蚀沟治理项目中,四省区合计新增和恢复了7987亩耕地,其中新增耕地2848亩。辽宁省新增耕地面积位居四省区之首,占比达到86%。这一数据体现了辽宁省在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中的高效投入产出比和显著成效。

验收过程严谨

抚顺县在治理成果验收方面实施严格的标准。县委书记王新阳指出,验收工作由专业团队负责,流程全面且详尽。专家团队对海浪乡施工完成后的新增耕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对相关工程文件进行了核实,从多个角度对治理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验收合格的标准是合同工程需完全满足批准的方案、设计范围和标准,且工程质量需达到规定要求,新增土地需满足耕种条件。本次新增耕地共计26块,总面积达16.7亩。

推广交易经验

水土保持司计划借鉴辽宁抚顺近期交易的成功经验。该司计划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协作,探讨治理侵蚀沟的实效方法。四省区需汇总侵蚀沟治理项目新增耕地数据,并积极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交流,整合相关政策,促进更多新增耕地指标的流通。此举旨在增强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和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的积极影响,并追求更高成就。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黑土侵蚀沟治理技术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主要挑战?热切期待广大读者留言交流。同时,也恳请各位读者为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