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备受关注的新闻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新闻指出,博物馆实施了每日展品轮换制度,使得每一件展品都有机会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其中,正月初六展出的宝物因其独特性而备受瞩目。

宝物现身

春节七天博物馆珍宝排班!这款1600多年前的文物憨态可掬像显眼包?!  第1张

2024年春节第六天,一件风格独特的宝物登上“新品推荐”榜单。此宝物现展示于浙江省博物馆。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浙江温州的东晋古墓,是一盏由瓯窑制作的青瓷彩绘牛形灯具。该器物历经1600多年,为国家一级重要文物。其出土位置和年代均有明确记录,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发现至今,该文物一直存放在浙江省博物馆,静候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独特外形

其形态极为独特。观察整体,双蹄叉腰的姿态显得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爱。前腿承担着身体的支撑,后腿则呈马步之势,宛如人类般直立。这种造型不仅气势非凡,更流露出一种俏皮趣味。与那些自带高贵冷漠气质的文物相较,形成了强烈反差。即便被制作成表情包,这种独特性也毫无不协调之感。在众多文物中,它凭借其生动可爱的形象,独树一帜。

春节七天博物馆珍宝排班!这款1600多年前的文物憨态可掬像显眼包?!  第2张

功能强大

该物品造型独特,功能表现卓越。其直径约为18.9厘米,高度为13.4厘米。整体由承盘、灯柱和把手三部分构成。承盘用于盛放灯油,灯柱则用于固定灯芯。把手呈弧形,从灯柱顶端向上延伸,与承盘边缘紧密结合,宛如牛尾。此设计既巧妙又实用,既可放置桌面作为台灯,又可手持使用如手电筒,完美融合了功能与设计。

艺术价值

该瓷器艺术价值显著。浙江省博物馆的研究员蔡乃武曾对其进行了评价。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不仅注重实用性,更展现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巧妙地将牛与灯的形象融合。瓷器表面釉色以白色为主,略带青色,并呈现出精致的冰裂纹。牛的五官等细节描绘精细,双眼及口鼻处用褐色点彩装饰,生动逼真。此作品体现了六朝时期瓯窑工艺的极致水平。

相关背景

该文物所属时代和地域背景,蕴含着瓷业文化的丰富内涵。自汉代开始,温州瓷业蓬勃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享有瓯窑之美誉。此牛形灯盏为独一份,有专家推断,可能是当时士大夫私人定制的工艺品。另外,在温州还发掘出东晋时期的瓯窑虎形灯座、狮形烛台等动物形状的灯具,这些灯具设计新颖,工艺精湛,展现了瓯窑工匠卓越的技艺。

展望与意义

瓯窑的文物是祖先智慧的珍贵体现。新年之际,我们得以轮换展出这些宝贵藏品,更深入地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那么,下一座博物馆将展示哪件珍品,绽放其独特光辉?我们期待广大读者点赞并转发本文,并热切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