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家灯火共庆团圆,然而在海南昌江,有一群人坚守岗位,他们是一千多名“玲龙一号”项目的建设者。春节期间,他们不停歇,持续施工,全力冲刺目标。他们的奉献精神与节日欢乐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新春佳节中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景。

春节不停工背后的意义

新春佳节,1000余名建设者为何坚守海南昌江核电玲龙一号项目?  第1张

昌江核电“玲龙一号”项目在春节期间加速推进施工,显示出对重大项目时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设者们舍弃了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机会。2月2日,即大年初五,施工现场繁忙非凡,逾千人各尽其责。这一景象不仅表明项目对时间的紧迫性,也彰显了尽快让核能造福社会的决心。若错过这段宝贵时间,将可能影响后续计划的实施。这逾千人的坚守,将为项目的早日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坚持不仅体现了多方面的利益考量,对于当地能源发展而言,项目的提前完成将加速核能的供电应用等多重功能,进而促进地区在能源使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建设者有序分工协作

项目现场工人各司其职,焊接工精准操控焊接设备,确保配件连接无瑕疵。吊装工则灵活操作吊装机械,将材料准确送达指定位置。此外,绑扎工井然有序地捆绑钢筋,保持其整齐排列。

在整个过程中,各成员专注本职工作,协作默契。超过千名工人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集体,他们间的沟通虽不频繁,却凭借长期形成的默契确保了工程的高效推进。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项目团队的组织效能以及建设者的专业素质。

项目建设的节点成果

相关人员透露,项目在年前已成功完成汽机扣盖的关键工程。这一成就对整个项目进展具有显著影响。该成果标志着项目整体推进的重要里程碑。

机组接下来将开始进行冷试前的各项筹备工作。若筹备得当,将保障冷试的顺利进行。冷试旨在检验机组各项性能是否达标,其成功实施将为后续工程打下稳固基础。这表明“玲龙一号”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规划与阶段性成果目标。

新春佳节,1000余名建设者为何坚守海南昌江核电玲龙一号项目?  第2张

玲龙一号的多功能性

“玲龙一号”并非单纯的发电工程,其具备多元化功能。作为全球首个启动的陆地商用模块化小型堆,其额定电功率达到12.5万千瓦。除发电外,它还能应用于城市供暖、工业蒸汽供应、海水脱盐、石油勘探以及煤炭燃烧发电机组替代等多个领域。

其多功能特性确保了其在多种应用领域的适用性,涵盖园区、矿区以及高耗能企业的自给能源需求。这一特性显著增强了项目的实用性和潜在应用范围。

项目带来的效益

“玲龙一号”项目投运后,将带来显著效益。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0亿度,足以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环保方面,每年可减少约8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750万棵。

这一举措对于确保当地能源供应及改善环境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海南在能源结构转型与生态保护方面实现关键性进展。

未来的展望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的中级主管王骏驰透露,新年度的工作重点将致力于卓越小堆和卓越海核的建设。这一目标设定清晰,为项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们将持续脚踏实地,共同协作,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按照既定步伐,工程进度将保持这一势头。我们有信心,“玲龙一号”将按计划稳步前进,按时完成并投入使用,最终为海南及全国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各位读者,对于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的举动,您有何见解?敬请留言、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