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佳节,我国各地家庭欢聚,共享温馨时刻。然而,在银川市永宁县望远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们却毅然选择坚守岗位。在这个特殊节日,他们体验着独特的经历,默默付出,不懈努力。这些感人的事迹,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特殊的年夜饭形式

望远消防救援站因夜间紧急出警任务增多,故将传统的年夜饭改为集体聚餐,且聚餐时间通常比平时提前。队员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以防突发情况。与普通家庭轻松享受年夜饭的情景不同,他们的聚餐更像是紧张工作间隙的快速能量补充。据消息,除夕之夜,该站将准备丰盛的菜品,包括牛羊肉、海鲜,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暖锅、八宝饭等,尽管食物丰富,但用餐氛围却别具一格。

除夕夜!望远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如何过团圆时刻?  第1张

消防员的职责特性独特,其用餐习惯亦与众不同。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用餐期间也可能遭遇紧急任务,故而无法像普通民众那样悠闲地品尝佳肴。

许多消防员多年未回家过年

在望远消防救援站,众多消防员已连续多年无法与家人共度除夕夜,享受团圆的年夜饭。其中,部分消防员已长达十余年未能在家中度过这个传统节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家人一起庆祝除夕、共享年夜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这里,这样的愿望却变得遥不可及。消防员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消防救援事业,将守护民众安全视为除夕当天的使命,即便无法与家人团聚,也毫不犹豫地坚守岗位。

消防员们背后,家人寄予了无尽的牵挂。除夕佳节,亲友们热切期盼他们的归来,但消防员们坚守岗位,以个人的缺席,换来了众多家庭的安宁与和睦。

去年除夕的忙碌记忆

除夕夜!望远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如何过团圆时刻?  第2张

张乐斌,担任望远站站长,对往昔除夕夜的热闹景象印象深刻。某年除夕,自傍晚六时起,民众纷纷燃放烟花,警局电话便接连不断。他们穿梭于各警情现场,几乎无暇休息。在高峰时段,望远站在一夜间接到三十余起出警请求,直至拂晓才稍感宁静。以张乐斌及其同事为例,他们从傍晚六时一直忙碌到凌晨六时,整夜未曾停歇,连年夜饭都未能享用。

除夕之夜,工作量的增加凸显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烟花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消防队伍不得不频繁出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分队长郭欣的除夕经历

郭欣队长在岗位上连续度过了十二个春节。对于他而言,即便是在岗位上享受由站里准备的年夜饭,也变得极其不易。他透露,有时饭还未吃完,就得立刻出警,等回来饭菜已经变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用餐也总是匆匆忙忙,每个人都渴望尽快吃完以便投入到备勤工作中。即便是在值班结束后,食堂提供的也是便于快速加热的食品,用以临时满足他们的饥饿感。

郭欣的经历生动描绘了消防员日常的职责与生活场景。他们随时准备牺牲个人利益,迅速奔赴火灾现场。他们的生活节奏紧密围绕警情进行。在保障公共安全的过程中,个人生活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妥协。

孩子对爸爸工作的理解

张乐斌等消防员在岗位上履职,孩子们对除夕夜无法与父亲团聚的现象似乎习以为常。他们深知,消防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必须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无论是日常的忙碌还是节假日的缺席,都是为了更高效地维护公众安全。这种家庭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消防员为公众利益牺牲个人家庭时间的无私奉献。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致力于守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消防员家庭中遇到这类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成员的理解对消防员全情投入工作极为关键。然而,这种支持背后往往潜藏着许多不易被察觉的苦楚和无力感。

除夕的年味是守护万家灯火

望远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佳节期间未能与家人团聚,却用特别的方式传递了除夕的温暖——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灯火。当人们在家中欢度佳节,观看春晚、享受年夜饭时,消防员们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在这寒冷的除夕之夜,他们默默守护着城市,确保市民能够安心地度过团圆的时刻。

消防员的贡献至高无上,在享受这份宁静与团圆之际,我们是否应给予消防员们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