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泗洪县双沟镇淮建村上演了一幕温馨场景。在这个村庄里,1300多位年满60岁的老人每人收到了20万元的捐款。这一善举源自百岁老教授宋养琰对家乡亲人的深情厚谊。

百岁老教授宋养琰为何豪掷20万红包?背后竟藏着这样的家乡情  第1张

百岁老教授宋养琰的履历

1925年10月,宋养琰诞生。他的学术道路丰富多彩。他曾在人大任教,后转至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作。1985年,他获得教授职称。1991年,国务院表彰他为杰出经济学家,并授予他终身政府特殊津贴。在学术领域,他取得了显著成就。即便退休,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仍时常怀念家乡大柳巷,尽管身体有所不适,但家乡的情感并未消减。

宿迁市行政区划近期有所调整。此前,大柳巷区域由迎淮、淮建、新淮三个行政村构成,覆盖范围约5公里,属四河乡管辖。2020年,该区域的行政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此背景下,新设立的双沟镇由原双沟镇、四河乡和峰山乡的撤销合并而成。

村支书的北京之行

今年伊始,1月8日,泗洪县双沟镇淮建村党支部书记宋健两次赴京拜访宋养琰先生。据观察,宋老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均表现良好,不过听力略有障碍。宋健书记注意到,宋老教授的生活颇为简朴。岁月流转,他的饮食简单,剩余食物从不丢弃,即便是一根12元的皮带也未曾购买。此外,即便电动轮椅出现故障,宋老也无意更换,出行依赖的是那辆老旧的轮椅。

老教授的生活态度在这些细节中得以体现。他倾向于节约开支,同时积极积累资金。其目的在于为家乡的发展以及解决其他重要事务提供必要的支持。

百岁老教授宋养琰为何豪掷20万红包?背后竟藏着这样的家乡情  第2张

捐赠的决定

宋健对老人故里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探究。鉴于老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宋健意识到他可能无法再踏足故土。尽管如此,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始终萦绕心头。于是,老人决定从个人积蓄中取出20万元,捐助给村中60岁以上的长辈。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老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尽管不能亲自返乡,但他的这份情感以这种方式传递给了家乡的居民。

统计老人数量

宋健抵达北京后迅速着手工作。他着手对村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详尽的统计与记录。这项任务既复杂又需精确,目的是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被列入名单,防止任何应得捐款的老人被遗漏。此过程涉及严格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校验。他的这种全面的工作方法,为后续捐款的合理分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捐款仪式的举行

泗洪县双沟镇淮建村党支部举行了一项活动,用以表达对已故老教授的深切缅怀。该活动着重展示了宋养琰教授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旨在强化老教授与家乡之间的紧密纽带。本次“宋养琰教授向大柳巷家乡民众捐赠”的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意义。

百岁老教授宋养琰为何豪掷20万红包?背后竟藏着这样的家乡情  第3张

在捐款活动上,60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获得了100元现金红包及一桶食用油。这些礼品格外特别,充分展现了老教授们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

老教授的故乡情

宋养琰在捐款活动中持续关注着村民生活及村庄的进步。尽管他因健康原因无法返乡,他却依然积极为家乡贡献。通过捐款,他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在他心中,家乡是其难以割舍的故土,对乡亲们的情感随时间推移变得更加深厚。

该事件凸显了长者对故土的深厚情感。百岁教授的善行是否触动了您的内心?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