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渴”终结,小雨降临

1月26日,上海进入“五九”节气,标志着连续45日的干旱期正式告终。尽管降雨量有限,但这场小雨为持续干旱的城市带来了急需的滋养。当日上午,气温达到峰值,徐家汇站点记录了9.1℃的高温,为市民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暖意。

尽管初期气候较为干燥,但适时的降雨让空气变得格外清新。街头巷尾,人们纷纷撑伞,享受着久违的湿润。这雨似乎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过,这场雨可能只是个开始,更显著的天气变化可能还在未来。

冷空气来袭,“双蓝”预警

1月26日下午4时,上海“天气发布”公众号指出,冷空气前沿已进入江苏南部。从当晚起,这股冷空气预计将波及上海,引发气温明显下降和风力加大。上海气象中心在半小时后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同时,前一天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依然有效,两则蓝色预警并行实施。

上海市民面临气温和风力两重考验。相关部门提醒公众应及时实施防护手段,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等易感人群,应重视保暖,并减少非必需的户外活动。

27日晴冷,注意防范

1月27日,上海开始受到冷空气的影响。由于冷高压的作用,上海的天气变得晴朗而寒冷。随着夜幕降临,天空转阴并多云,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雨。在夜间至凌晨时段,上海北部地区遭遇了短时雨夹雪的天气现象。

翌日,天空晴朗,云层适度,气温在1至5摄氏度波动,郊区气温更低,降至零下2至零摄氏度。风力方面,西北风风速达5级,局部地区阵风可达6至7级,江海沿岸风力更甚,阵风风速在6至8级之间。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特别预警,强调当天气温偏低,风力较大,提醒市民务必注意保暖防风。

上海45天无雨终结!冷空气来袭,气温骤降,你准备好了吗?  第1张

除夕最冷,防寒保暖

除夕日,此次寒潮将遭遇气温低谷,市区内气温预计将在零下1℃至5℃波动,地面有形成薄冰的可能。郊区气温将进一步下降,预计在零下5℃至零下3℃之间,面临冰冻或严重冰冻的威胁。尽管天空晴朗,便于进行家庭传统活动,但公众外出时仍需注意保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众多市民提前购买了保暖衣物和取暖设备,目的是在寒冷的除夕夜与家人共享温暖时光。此外,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已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初一转晴,寒冷降级

正月初一,气温依旧偏低,但较往日有所回暖。白天的最高气温已突破零度,达到两位数。这一气温变化让春节期间外出的人们感到较为舒适,访友和游玩的体验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街道两侧节日氛围日益浓郁,居民们身着保暖服装,面露节日的欢愉。众多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人们在严寒中感受着春节的喜庆氛围。

后期多变,返程适宜

初二,暖湿气流明显增强,导致气温显著升高,早晚温差缩小,云量也有所增多,预示着降雨即将到来。从初三到初四,将出现一次显著的降水过程,气温预计在7℃至13℃之间波动。自初五开始,随着新一股冷空气的到来,气温将再次下降,天气以多云为主,这将有利于旅客的返程。

气象条件多变,公众出行安排应具备灵活性。在返程途中,旅客应留意初五的天气变化,预计当天条件可能较为适宜。建议持续关注气象预报,以确保行程安排得当。

近期,上海天气变化多端,先是干旱,接着转为降雨,随后又遭遇寒潮,春节期间气温亦波动不定。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应对此类天气变化的策略,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