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对外投资与合作逆势增长,展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在多个领域,亮点纷呈,为市场带来了积极的提振作用。
2024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成绩斐然,投资总额高达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0.5%。在地域分布上,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热度不断上升,增长率达到12.6%。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吸引了我国大量资本。具体到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领域,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业务持续扩大,展现出积极的拓展势头。这一趋势同时表明,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此外,它还为我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优化全球战略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外承包工程规模提升
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领域业绩斐然。营业额实现1659.7亿美元,同比增长3.1%。新签合同额更是攀升至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刷新历史记录。特别是绿色基建合作领域,表现尤为亮眼,节能环保清洁项目新签合同额为492.6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2.7%。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技术和管理的实力持续提升,能够承接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工程。同时,绿色基建项目的迅速推进与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相吻合。这不仅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良好口碑,还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2024年,对外劳务合作显现出显著的复苏迹象。当年共派出约40.9万名劳务人员,较上年增幅达17.9%。同时,海外劳务人员总数增至59.4万人。这些人员主要分布在建筑、交通、仓储及邮政等行业。
我国对外劳务的扩张为国内就业市场注入了活力,众多人员赴海外就业,成功开拓了新的工作机会,并提升了收入水平。此举亦对农村振兴产生了积极影响,众多劳务人员源自农村,他们通过海外工作积累了资金,引进了先进技术,进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336.9亿美元,同比上升了5.4%。同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新签订的合同金额为2324.8亿美元,实现的营业额为1387.6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占总量的87%和83.6%。
“一带一路”倡议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我国企业通过与其他共建国家的合作,共同把握发展良机,达到互惠互利。这一合作不断深化,不仅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与经济的进步,还为我国企业打开了更宽广的市场领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作带来多赢局面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稳健进展,为国内外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局面。国内方面,企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拓宽了经营领域,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对外工程承包促进了国内建筑、机械等行业的产品出口,提升了国内就业岗位。此外,对外劳务输出为从业者提供了稳定收入,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对外投资为接收国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援助以及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的增长。以东盟地区为例,这些投资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进步,加深了我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此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合作项目有助于提升当地生态环境,确保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领域拥有众多发展机会。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各国对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我国企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与参与国家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此外,我国企业在技术进步和管理能力方面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亦在不断提升。
国际市场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等。我国企业需持续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针对未来对外投资合作,您认为我国企业应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