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蒲江县住建局传来消息,成都蒲江东北公园已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这一举措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崭新的休闲场所,同时也为蒲江的公园城市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公园概况
东北公园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位置得天独厚,依山傍水,布局别具一格。园内树木繁茂,小径蜿蜒,充满活力。同时,设有124个地下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问题。设施完备,使得该公园迅速成为蒲江市民休闲放松的热门场所。
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园位于成都市蒲江区的东北部。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反映了公园的地理位置;其次,在1992年之前,东北公社的行政中心设在此地,即蒲江河马槽滩的北岸,这一地名蕴含了该区域的历史文化。
文化展示
建设初期,公园向社会公众广泛征集了反映该区域数十载历史印记和时代特色的图片资料。目前,其中一些精选图片已在公园内展出。这些图片珍贵地展现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场景,使市民在休闲娱乐之际,深刻体会到了蒲江这座“千年古县”的时代演变和生机勃勃的活力。
蒲江市民感慨万分:“短短数十年间,东北片区实现了显著的发展,这让我深感自豪。尽管过去的工厂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期待蒲江未来能变得更加绿色、宜人。”
市民感受
市民表示,未来每日可至此处漫步、健身,与老友畅谈,生活因而愈发丰富,幸福感显著提升。他期盼更多此类公共设施得以普及。东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为蒲江市民的休闲时光增色添彩。自开放至今,公园每日迎来众多游客,欢声笑语遍布各个角落。
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地点,而且还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关键场所。老年人在此回忆往昔,儿童在此尽情嬉戏,青年人在此释放压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此寻得各自的乐趣。
发展模式
成都蒲江长期坚持发展绿色生态,积极促进城乡一体化。该地区将公园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公园城市发展路径。东北公园的落成,便是这一发展模式成效显著的体现,促进了公园、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荣。
蒲江在城市发展中,恪守绿色发展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该市通过打造多个高品质公园与绿地,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整体品质,致力于为市民营造更适宜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环境。
设计亮点
东北公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智慧与革新精神。该公园运用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巧妙堆坡造景及设置中心蓄滞通道,显著提升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此举不仅有效减轻了周边低洼地区降雨带来的影响,还增强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功能。同时,它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市防洪能力的提升。
公园遵循“公园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复合型建设标准,增设了124个地下停车位,有效减轻了周边地区的停车负担。此设计创新,最大化地整合了土地资源,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
多元功能
公园核心区域的多功能草坪区域功能全面,能够进行小型文化展览、新闻发布以及社区活动。该区域采用梯步、座椅和看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有效利用了退台空间,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休闲选择。无论是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亲子游戏或是户外阅读,这里都是一个理想的地点。
东北公园深入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展示墙重现了历史风貌,生动展现了蒲江东北区域的发展历程。在商业布局上,公园巧妙融合了儿童游乐区域及周围商业分布,设立了独立的商业空间和户外花车,为市民打造了丰富的消费体验。在植物配置方面,公园与川藏铁路城区段拆迁树木迁移工作相结合,合理利用了35棵银杏、玉兰、黄葛树等乔木,这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还丰富了公园的生态特色。
蒲江东北公园的落成标志着该市公园城市建设迈入新阶段,亦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展望未来,蒲江将持续加速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生态福地、大美小城”,旨在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此公园对我们生活有何重大影响,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