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雪突袭青海
从1月24日开始,青海省多数区域遭遇了降雪、气温下降和风力增强的天气现象。全省399个气象观测站均记录了降雪数据,其中9个站点记录的日降雪量超过了该地1月份的最高历史记录。此次大规模降雪对青海省的气候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全省降雪期间,日平均积雪量达到3.1毫米。不同地区的积雪厚度介于0.1毫米至13.1毫米。统计结果显示,共发生79次大雪,其中7次为暴雪。民和杏儿乡政府记录的最高积雪厚度为13.1毫米,而民和城镇的积雪厚度也上升至8.1毫米。
多地突破降雪纪录
九地包括西宁、湟中、平安、互助、民和、化隆、海晏、同仁、泽库,这些地方的日降雪量均超过了1月份气象记录中最高日降雪量。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凸显了本次降雪的强烈程度。以西宁为例,其1月份的降雪量通常保持稳定,但这次降雪量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居民们明显察觉到降雪带来的影响,路面被积雪厚厚铺满,导致出行受到阻碍。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开展了城市道路的积雪清除和障碍物移除作业,旨在确保交通的基本畅通。
大面积积雪与降温
截至25日早上8点,全省多数区域出现了降雪现象,并伴随风力影响。互助地区的积雪厚度增至7厘米,导致当地风貌发生明显转变,却也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由于冷空气的影响,全省多数地方的日最高气温普遍下降了6摄氏度以上。
格尔木夏日哈木气象观测站记录的最低气温降幅高达15.5摄氏度。这一降温幅度相当明显,让人感觉仿佛提前进入了冬季。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冷,民众纷纷增加衣物以保暖。同时,城镇供暖系统加强了供暖力度,确保了居民能够温暖过冬。
持续降温趋势
此次低温天气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
公众需加强防寒措施,相关部门需加强供暖和供水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力度,以减少低温可能引发的管道损坏等风险。此外,极端低温对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监管机构必须保障能源供应的持续与稳定。
气象部门暖心建议
气象部门对本次强降雪和显著降温的天气状况提供了详细指导。相关部门必须确保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居民和企业对电力和燃气的需求。在农牧领域,必须加强牲畜饲料的供应、设施农业设施的维护以及畜棚的保温措施,以避免牲畜遭受寒冷,并保障农作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气象部门指出,公众在出行过程中需特别关注保暖措施。建议出行者戴上保暖帽,身穿羽绒服,并踏着保暖棉鞋,确保身体免受严寒伤害。尤其是户外工作者,应适当增加衣物厚度,以防冻伤发生。
防范多重灾害影响
25日,多地遭遇连日降雪,气温走低,积雪不易迅速融化。鉴于积雪及路面结冰可能导致的交通风险,需提高警惕。春运期间,人流车流激增,确保道路通行安全显得尤为关键。相关部门需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并实施有效的交通疏导措施。
出行前,司乘人员必须充分掌握道路状况,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据预测,未来三天风力将明显加大,受影响的临时建筑和农业设施可能面临坍塌风险。相关部门应提前加强设施的抗风性能,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青海省近期经历了剧烈的降雪及气温的急剧下降,这一现象给当地民众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困扰,迫使居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您是否曾遭遇过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欢迎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