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显迫切
校园门口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的拥堵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校、家长及社会,不仅安全隐患突出,家长等待条件也十分艰苦。2024年10月,惠城区教育局携手镇(街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等候区域来缓解这一状况。
推进进度超预期
至当前,惠城区已对17所中小学(涵盖首批及第二批)落实了家长等候区的建设任务,如光彩小学、麦地小学等。第三批涉及10所学校,包括第十一小学(南校区)等,正加紧施工。具备条件的学校,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整体进度与成效均超出了预期目标。
科学规划重布局
惠城区教育局出台了《惠城区中小学校校门家长等候区建设方案》。该方案规定等候区应依据校情在校外合理设置,与学校保持30至70米的距离,确保不占用城市公共区域。每个等候区均配备了遮雨设施、科普展示墙、休闲座椅、石凳以及电动摩托车停车位,整体布局既科学又合理。
资金筹措多途径
资金投入接近23万元,用于建设等候区,此资金由纪委主导的民生项目、镇街、爱心人士、社区和学校等多方共同筹集。这种多样化的融资途径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教育及学生安全的高度关注。
家长体验赞成效
第五中学小学部的家长梁先生对新建的等候区给予了高度评价。昔日,放学时段校门口总是人声鼎沸,拥挤不堪,家长们和孩子都感到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而现在,一条宽敞的走廊、光滑的石凳、透亮的雨棚,以及丰富的科普知识,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宁静舒适的等待空间。
项目名单全公开
惠城区公布了中小学校门家长等候区建设项目的参与学校名单,包括首批、第二批及第三批的建设学校。这份详尽的名单让公众及家长对项目进展有了明确认知,同时亦寄望更多学校能加快等候区的建设进度,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给学生与家长。
您认为惠城区新设学校家长等候区的措施,是否能够彻底缓解校园门口学生接送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