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联合验收数字化升级
青岛市不断优化工程项目联合验收的流程。近期,该市通过精简联合验收的步骤,并增强服务平台的质量,实施了“一站式受理、一网式处理、一表格填写、一反馈意见”的模式,从而实现了整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在市级及各区(市)的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工程项目联合竣工验收专窗”,旨在保证各服务窗口对业务处理的公平性,并为企业办理相关事宜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联合验收环节在升级改造审批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线上申请、现场勘查等全流程的在线操作,信息得以实时共享。验收部门提出意见后,系统自动生成带有二维码的电子证书。企业一旦获得此证书,即表明竣工验收备案已全部完成,无需再办理其他手续,有效提升了验收的效率。
泰安:深化电子印章应用
泰安市正积极推动工程项目数字化报建工作的进展。近期,电子印章的普及应用已对提升审批效率和品质起到了核心作用。电子印章在工程审批各个阶段得到整合,有效简化了报建手续。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自项目启动至竣工的23个服务环节,均已全面实施电子印章制度。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时,仅需使用电子印章,无需提交繁琐的纸质印章文件。这一举措显著缩短了办理周期,降低了时间和精力成本,并提高了审批效率。
威海:规划许可“一件事”模式
威海市针对设计方案审查与工程规划许可审批过程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及审批流程冗长等问题,推出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一件事”快速办理模式。该模式将原本5个流程整合为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一表单、一材料、一窗申请、同步审批”。填报要素从97项减少到40项,申请材料从15份精简至5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设计方案审查已全面嵌入网络审批流程,并支持全程在线操作。与此同时,线下业务在政务大厅的受理窗口集中处理。规划部门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分配联合审查任务,相关机构需在两个工作日内提供反馈,最终统一编制审查意见书。这一措施推动了线上线下办理的整合,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
威海:规划许可成效显著
威海市推行的工程规划许可综合处理模式成效显著。该市编制的四本标准化手册,为全市项目设计方案联合审查确立了规范。截至目前,已助力超过1000个项目。该模式涵盖的五项业务审批流程,将原本的70个工作日办理时限缩短至12个工作日,审批周期大幅减少。
该模式实施后,企业可快速取得工程规划许可,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的提速。这一举措同时体现了政府审批服务的优化升级,提升了企业对服务的满意度,为威海市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威海:道路挖掘修复创新举措
威海市在工程审批环节实施了新的措施。该措施新增了道路挖掘与修复的“一站式”服务单元,并对相关事务进行了集中处理。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服务项目,实现一站式办理。这一创新的服务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操作便捷性,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实际需求。
以往,企业在处理道路挖掘及修复事宜时,常需在多个部门间穿梭,遭遇繁琐的程序。而现在,通过“一件事”服务模块,企业能够在统一平台上完成所有相关操作,显著简化了办理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威海:道路挖掘修复成果斐然
威海市道路挖掘修复服务的实施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为81个项目提供了该项服务。审批流程的时长已从过去的11个工作日减少至2个工作日,有效减少了时间成本。这一举措使得企业能够加快道路挖掘修复项目的进度,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办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企业和公众的办事体验,同时体现了威海市在工程审批环节持续推动创新、优化商业环境的决心。
这些城市所采取的工程审批流程改进措施,对于推动企业及城市的进步产生了显著影响,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请勿忘为文章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