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在碳汇计量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发布了首个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碳汇计量团体标准——《陆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碳汇计量规程》。该规程已正式实施,涉及多方合作,对于推动我国碳汇计量和生态保护工作具有深远影响。
标准发布意义非凡
市测绘研究院(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及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19家机构共同编制了此规程。该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武汉在碳汇计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成功填补了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碳汇计量标准的空白,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
开启碳汇新阶段
中国碳汇计量因规程实施而迈入新阶段。武汉在此领域全国领先。碳汇计量,作为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关键步骤,规程的发布旨在精确计算碳汇,促进其经济化,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计量要素明确
规程对碳汇计量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范围界定、具体内容、操作流程、数据收集、计量方法以及最终成果等方面。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碳汇计量的科学性和精确度。以森林分布、树种类型、树木年龄等具体信息为例,甚至包括落叶数量和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都有明确的计量标准。这些标准的应用有助于减少计量过程中的随意性,从而增强结果的可靠性。
支撑碳中和目标
规程的实施对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预计未来将在国家山水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资产奠定基础。在全球普遍关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中,该规程有助于我国更有效地实现减排任务,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碳汇开发交易
碳汇开发交易的适宜林草资源数量有限,相关规程有助于对碳汇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并确保碳汇项目的有序开发和交易。测绘院正积极研究“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相结合的碳汇项目”模式,通过精确的计量和价值的转换,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未来展望前景广
规程的公布与执行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关键进展。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在持续深化和优化该规程的过程中,有望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实现新的进展。展望未来,该机构有望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来自武汉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助力全球绿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