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18宁合高速公路合肥段02标路基路面工程实现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垾联圩特大桥桩板式路基的首块梁板顺利安装完成,此举标志着该项目的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工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并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工艺的应用

S18 宁合高速合肥段 02 标首片梁板架设,全新装配化工艺引瞩目  第1张

中垾联圩特大桥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首次引入了创新的桩板式路基装配化施工技术。该桥梁上部结构使用了长度为13米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π型梁,桥面横向均匀布置了五根梁,主梁水平预制,梁与板之间通过0.44米宽的湿接缝进行连接。该设计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增强了桥梁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桥墩的下部结构采用了桩柱合一的柱式桥墩,墩柱由直径800毫米、壁厚110毫米的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构成,基础部分同样采用相同规格的PR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桥墩横向布置了四根墩柱,间距为4.4米,盖梁为预制件。此结构设计在确保桥梁承载力的基础上,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

科学谋划与精心组织

项目启动伊始,承建方与施工方凭借周密策划和严格组织,确立了一套全面详尽的施工计划。在同步推进预制梁、π形梁及预应力桩的施工任务中,他们仅耗时20天便顺利完成了桥梁主体结构的建设。这种高效率的施工管理模式充分展现了施工团队的专业素养,同时为类似项目的实施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项目的重要意义

合肥都市圈内S18宁合高速公路的合肥段,作为G9912南环线东部关键环节,是合肥至南京间的高速便捷通道。项目完成后,对于完善合肥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增强安徽与江苏两省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将显著改善当地交通条件,还将对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滁合周高速公路下塘互通收费站扩建工程的新进展

滁合周高速公路下塘互通收费站扩建项目已实现重要阶段性成果。近期,项目用地预审及规划选址工作已成功通过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严格审核,并正式取得批准文件,为工程后续施工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扩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对下塘互通收费站进行扩建的重要措施包括将原有进站口和出站口数量分别从三个增至四个和六个,此调整大幅增强了站点通行能力,对于优化下塘产业新城区的对外交通状况具有显著正面影响,从而对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的推进与未来展望

自本年七月始,合肥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派出专业队伍,持续落实工作部署,持之以恒地促进各项专项工作的向前发展,并于十月十一日成功获得土地预审和选址的正式批准文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合肥交通投资集团将集中资源,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流程,以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后续环节,力求加快项目的启动和建设步伐。

合肥在推动相关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定不移的决心与超凡的执行能力,这不仅彰显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宏伟愿景,而且为该区域经济的迅猛增长构筑了坚实的基石。

随着此类基础性工程项目的相继竣工,合肥市及其邻近区域的交通架构将迎来显著优化,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兴盛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对此类基础设施项目对地方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产生的具体效应,您有何高见?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并对本文给予支持,通过点赞及分享来拓宽讨论视野,携手深入探讨这一系列关键议题。

S18 宁合高速合肥段 02 标首片梁板架设,全新装配化工艺引瞩目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