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集中销毁行动开启< /b>
1月21日,息烽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县纪委县监委、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2024年肉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中相关产品进行了统一销毁。此举旨在保障检疫秩序的规范性,规范屠宰及经营环节,确保食品安全。活动地点选定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高效完成了销毁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当天,工作人员提前到达现场,同时,执法人员也按时抵达了预定地点。职责明确,一部分人员专注于搬运存放的疑似问题肉类,而另一部分人员则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整个操作过程有条不紊,为后续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b>问题肉无害化处理< /b>
依据《贵州省罚没财物管理办法》,执法部门将重量超过520公斤的未经检疫的肉类从冷藏设施转移至指定销毁区域。这些肉类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食品安全隐患极大。为确保销毁过程符合规定,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在整个肉品提取、运输至最终处理的整个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配备了专门的监管人员。这一措施确保了销毁肉品数量的准确性和处理方法的适宜性,有效杜绝了遗漏的可能性,防止了问题肉品回流市场,进而确保了区域内居民饮食的安全。
< b>全程监督保证合规< /b>
执法机关对销毁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在销毁现场,执法人员使用执法记录工具对各个步骤进行了记录。从肉品称重到搬运,再到最终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每一个步骤都有详尽的记录可供查阅。
监管机制严谨,确保了销毁作业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若发生异常,责任主体可迅速确定,有效防止了违规行为,使销毁过程保持透明,增强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
< b>专项整治成果显著< /b>
近期,息烽县食药安办加强了肉类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管力度。自2024年开始,该机构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了超过20次的肉类产品专项治理行动。在此期间,400多名执法人员投入工作,对800多家肉类产品经营场所进行了细致检查,并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了彻底的排查。
在整治行动期间,共发放了200余份《贵阳贵安牛羊肉经营者提醒告诫书》。同时,查获并捣毁了一个非法屠宰生猪的窝点,对15起销售未经检疫肉类产品的案件进行了处理,罚没金额累计超过4.7万元。此外,还将7条肉类产品案件线索移交给相关部门。这些举措有效整顿了食品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 b>深挖违法犯罪源头< /b>
息烽县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集中资源,致力于打击肉类产品的违法行为。他们精心搜集情报,对从屠宰场至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审查,力求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等多种手段,不断深挖犯罪线索的源头,并坚定地对非法屠宰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防止问题肉类重新流入市场,不断加强肉类产业链的监管力度,建立起全面且高效的监管网络,进而保障了该区域内肉类产品的安全与品质。
< b>持续监管保障安全< /b>
息烽县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将不断加强肉类产品的市场监管。该机构旨在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工作流程,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肉类市场的全面监管。同时,将持续加大对非法经营行为的严厉打击力度。
相关部门提醒民众增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意识,在购买肉类产品前务必确认商家出示的检验合格证书。若发现肉类销售未附合格证明等违规现象,应迅速向有关部门举报。对于消费者在购买肉类时是否主动查验检验证明,不同人持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