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近期举办的年鉴编纂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活动不仅回顾了过去的成就,还对未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详细规划。参与者众多,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东莞市年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2024年年鉴工作成果
2024年,东莞市年鉴编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该年度成功编撰并发布了1部市级综合年鉴和14部镇街(园区)年鉴。《东莞年鉴(2024)》发行领先,于10月全省首发。评选中,3部年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奖,9部年鉴被评为全省优秀年鉴。此外,年鉴编纂工作出色完成了国家和省级任务,为年鉴数字化提供了大量数据和资料。
年鉴编撰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其中质量评估等核心环节亦同步展开。该年鉴向公众开放了约33万条的地情信息检索资源。同时,无偿提供240部精选志鉴、97个视频资料以及超过7000张图片。这些举措显著展现了东莞年鉴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方面的成效。
参会人员情况
会议规模庞大,吸引了众多人员参与。广东省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的负责人莫秀吉与会,同时,市地方志办领导也参加了会议。来自各镇街(园区)的地方志工作负责人以及全市年鉴撰写人员等,共计超过2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这一情况反映出东莞市年鉴工作得到了多级部门的关注,众多层级人员共同参与,为年鉴工作的改进贡献了智慧和策略。
年鉴编纂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参与者的多样构成。在此过程中,省级办公室的领导们得以传播前沿的编纂思想,基层管理者与撰稿人亦能暴露出实际操作中的挑战与问题。通过这些交流与反馈,东莞年鉴在各个阶段均实现了持续且稳健的进步。
2025年年鉴时效性要求
东莞市2025年的地方志编纂项目,特别强调时效性的提升。编纂系统需迅速启动,遵循“行动至上”的原则。2025年版年鉴的编制工作需提前启动,并遵循既定的时间表:3月份完成稿件征集和出版社选定,6月份进行稿件复审和定稿,9月份完成出版。同时,各镇街(园区)的综合年鉴编纂工作也将同步展开,旨在在快速完成2024年版年鉴的出版之余,提前推动2025年版的编纂工作。
年鉴对时效性的严格把握,确保了其能迅速展现东莞市的发展状况。这一特点促进了成果数据的迅速传播和应用,进而最大化了年鉴的社会效益。
2025年两大重点工作
2025年,东莞市的工作重点聚焦于两大领域。首先,东莞市正致力于《东莞市扶贫志》和《东莞市全面小康志》的编纂。东莞市地方志办公室在2025年1月荣获全国全面小康志编纂进度评比中的7个先进单位称号。按照既定计划,这两部志书预计将在本年度完成定稿并准备出版,印刷与发行工作预计将于2026年启动。这两部志书将详实记录东莞市在扶贫和全面小康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东莞市即将举办一项重要活动,即多彩乡村实践,该活动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此次活动致力于深入挖掘东莞乡村的历史故事,同时推广东莞文化的精髓。根据规定,所有作品必须在9月底前收集并上交。
莫秀吉的培训内容
莫秀吉在会议中详尽介绍了年鉴编撰的步骤。培训内容涵盖了目标制定、文体多样化应用、人际关系的恰当处理以及关键环节的把控等多个层面。同时,他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使得培训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该培训使年鉴编纂人员及相关人员深入掌握了编纂年鉴的规范与策略,显著提升了年鉴编纂的整体水平。在严格遵守业务规范的前提下,他们成功打造了更加精良的年鉴作品。
会议的长远意义
东莞市本次会议对地方志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会议增强了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年鉴编撰工作的重视,同时确定了未来工作的明确目标和关键领域。若依照会议提出的标准持续实施,东莞市在年鉴编撰的效率与质量上有望取得更多国家级和省级的显著成就,进而提升其在地方志领域的良好形象。
东莞市的地域文化及其历史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年鉴的出版和众多乡村活动的举办。这些活动不仅为讲述东莞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为东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您对东莞年鉴的编纂有何期待?我们热切希望您能给予积极评价并广为宣传,此外,我们也非常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