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132 条背街小巷微更新工程全部完工,快来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第1张

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56甲号附近的狭窄街巷近期完成了精细化微改造,工程不仅美化了街区面貌,亦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该改造工程是沈阳市城市更新战略的关键环节,力求运用科学、精细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塑造一个兼具科技气息与人文关怀的社区空间。

改造背景与目标

沈阳市本年度启动了针对132条狭窄街巷的细致翻新项目,累计工程里程逾59.72公里,机动车道整修面积达66.44万平方米。该系列工程不仅优化了道路环境,更运用“一拆五改五提升”的综合策略,显著增强了街区的个性与文化遗产。其中,文萃路56甲的翻新工程尤为突出,它通过搭建科普走廊及融入科技元素,成功塑造了一个洋溢着未来气息的科技创新街区。

科创街区的建设

于文萃路57巷,施工团队巧妙运用71米长的墙面打造了一座科普长廊,生动呈现了区域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及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显著成就。此举显著增强了街区的科技氛围,亦为居民搭建了一个学习与探索科学知识的优质平台。社区管理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多达20家合作单位签署了“两邻”共建协议,旨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共建单位的参与

黄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强调将深化合作单位的职责担当,扎根科创街区,引入丰富多样的科普项目,促使科学理念在千家万户中生根发芽。此种多主体参与的机制,不仅显著提升了社区的向心力,亦为居民拓宽了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在合作单位的齐心协力下,位于文萃路56甲的科创街区正逐步演变为沈阳市的一处新兴地标。

审批流程的创新

为高效推进街巷“微改造”工程,市城市管理局对审批流程进行了创新与优化。为解决企业内部资金审批流程冗长、供热企业资金回笼缓慢等问题,特设审批快捷通道,实行承诺制审批,缩短审批周期,提升审批效能。此措施显著降低了管网企业的时效、资金及施工成本,与街巷“微改造”及道路挖掘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工程的后续管理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将针对本年度主体结构已完工的项目实施全面复查,对街道设施进行巡查与维护,对存在的任何问题实施即时整改,致力于确保街道功能的完善和外观的整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升整体工程的形象及居民满意度。此类持续性的管理与服务,保障了改造工程的长期效益,同时为居民营造了更为稳固与舒适的居住环境。

社区居民的反馈

社区改造项目的圆满落幕,赢得了广大居民的普遍赞誉。众多居民反馈,经过改造的街区不仅外观焕然一新,而且新增了众多实用设施与活动场所。尤其是科普长廊的设立,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汲取知识,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时光。居民们对未来社区生活抱有极高的期待。

未来的展望

沈阳市文萃路56甲科创街区改造项目圆满完成后,该市其他区域也将逐步启动背街小巷的“微更新”计划。此系列工程不仅将焕新城市形象,而且显著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助力城市的持续发展。展望未来,沈阳市将持续挖掘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市民营造更佳的居住环境。

您如何看待城市街巷的“微改造”项目对于塑造城市风貌及提高民众生活品质所具有的关键价值?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并请不吝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