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奶牛“科技小院”位于高邮市卸甲镇金港村。该校研二学生乔子鑫正全力以赴于奶牛饲养等相关事务。这一消息包含多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学生担任奶牛大总管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乔子鑫在奶牛“科技小院”中担任关键职务。自本学期开始,他与另一位同学共同承担了220多头奶牛的管理职责。该地每周采集奶样并记录产量,每两周记录饲料摄入量,每天上午九点半进行科学饲养。乔子鑫的工作任务既繁重又井然有序。因此,他被誉为这些奶牛的“大总管”。他所做的工作充分展现了其工作的严谨性,所记录的数据对奶牛饲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中的挑战与应对

乔子鑫的工作充满挑战。他负责喂养约220头奶牛,每天需投喂约6吨饲料,这任务需要七八名工人的协助。每头泌乳牛的日饲料量高达20公斤。同时,他还需关注小牛的健康状况。以2024年8月底出生的“巳巳”为例,它在出生半个月后因受凉而出现腹泻和低烧,乔子鑫常常在半夜时分进行查看。这一行为反映出他对职责的深刻认识,以及不畏辛劳的精神。

独特的奶牛护理

奶牛的照料工作极为专业,其产后护理过程堪比人类产后的“坐月子”。这一阶段,奶牛需摄入钙棒、接受注射,并饮用红糖水以补充能量。乔子鑫在奶牛护理领域不断积累经验,对于处理初产牛的难产问题尤为得心应手。例如,他运用助产器协助生产,付出大量努力确保牛犊能够顺利出生。这些实践经验持续丰富着他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众多的接生经历

乔子鑫承担的接生任务极为繁重。他在此地成功接生了超过30头小牛,其中过半在深夜时分完成。这一数据凸显了他工作的辛勤。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他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以“巳巳”为例,作为他接生的首头牛犊,他格外用心照顾。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奶牛的深厚关爱。

个人能力的成长

乔子鑫在小院的工作经历,不仅让他获得了奶牛养殖的相关知识,也促进了个人能力的提升。起初,他连40公斤的饲料都难以搬运,而现在,他已能轻松完成这一任务。这种能力的显著提升,是小院工作给予他的实际成果,同时也表明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科研成果显著

奶牛科技小院建成已有五年,期间实现了众多科研成就。例如,BM1259巨型芽孢杆菌添加剂显著提升了奶公犊的生长性能,而减少粪便和尿液中有害气体排放的成果同样引人注目。这些成果显示,小院不仅专注于奶牛养殖,更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典范。

大学生投身养殖行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如乔子鑫的做法,是否具有积极意义?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