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了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部署会议。当天,亦同步举行了古城历史文化街区A级诚信主体的表彰仪式。会议内容详尽,对多个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4年成果总结

2025年安顺市信用体系建设大动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10家A级诚信市场主体获表彰,你猜谁上榜了?  第1张

2024年,全市社会信用体系显著进步。信用信息总量突破1.43亿条,信用数据库持续优化。年内,256家失信企业信用状况得到改善,重获市场信任。同时,对6家失信政府机构进行专项治理,显著增强政府公信力。

在宣传领域,通过开展“3·15建诚信安顺 创文明城市”及“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公众信用意识显著提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广信用承诺函,使2242家投标企业受益,有效缓解了10.1亿元的财务负担。

政策解读助力企业

在会议期间,安顺金融监管分局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政策指导与辅导。特别是工商银行安顺分行,对诚信市场主体在金融服务中的优惠政策进行了详尽研究。该行承诺增强支持力度,并推出低息贷款,旨在推动企业成长,对企业来说,这是正面信号。鉴于企业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及其他困难,此类政策解读有助于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工作部署一

2025年,责任归属已清晰界定。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安顺)的核心地位。在信息整合方面,需加强相关措施。例如,需持续加强市场主体注册、税收缴纳、环境状况、司法判决及执行、重大失信名单等领域的全面信息收集。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和全面的信用体系。

需严格遵守国家及省级的规章制度,对“双公示”信息进行详尽、迅速、精确的处理。依据既定准则,确保信息的快速搜集、传递及公开,防止信息缺失或被隐藏,从而保障公示信息的质量。

正确利用信用数据至关重要。监管机构应当根据企业的信用记录,在业务过程中及事后,对诚信企业实施联合表彰,对失信企业执行联合惩戒。同时,强化与金融单位的合作十分必要。持续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促使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这些做法有利于金融资源的科学分配,加速信贷资金流向企业,显著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2025年的规划聚焦于信用修复体系改进。规划中强调,需对各类行业信用修复机制实施优化,确保线上线下信用修复的指导和服务的全面性。此举旨在提升信用修复的效率,同时增强政务服务质量。对企业主体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它将助力企业恢复信用,重振市场活力。

各机构需加强诚信观念的传播和推广力度,积极传播信用相关内容,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全市的诚信认知和信用等级。

诚信市场主体授牌

会议对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十家A级守信企业颁发了荣誉铭牌。这一表彰是对它们在诚信经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这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展现出的诚信行为受到了广泛赞誉,预计此举将激发更多市场主体学习效仿。在与会者与这十家企业合影后,会议圆满落幕。

2025年安顺市信用体系建设大动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10家A级诚信市场主体获表彰,你猜谁上榜了?  第2张

关于2025年安顺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我们期望得到您的关注与反馈。我们欢迎您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参与讨论,并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