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历时十年的重大调查报告正式发布。由复旦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与B站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4)》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集中分析了若干关键指标,揭示了青年网民认知的演变轨迹。其数据搜集及分析方法均显示出高度的专业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多平台数据收集
该调查报告的数据源自六个汇聚众多青年网民的互联网平台。在2014年至2024年这段时间里,这些平台累积了大量的数据。例如,B站、豆瓣、知乎、微博、小红书和Soul App等,均为此调查贡献了原始数据。通过多平台数据的搜集,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描绘青年网民的概况。这些平台具备社交、娱乐和知识分享等多种功能,各平台青年网民各有特色。多平台数据的整合有助于将所有特点纳入调查结果,从而提升其代表性。
该报告综合运用了多模态大数据分析、大范围问卷调查以及质性研究等多元化研究手段。多模态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处理大量各类数据,涵盖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大范围问卷调查广泛搜集了青年网民的观点与态度等信息。质性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青年网民内心深处的复杂观念。这种综合研究方法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与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对于全面深入探究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这一复杂课题具有深远意义。
聚焦关键指标
该调查针对众多核心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指标包括精神文化、思想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它们直接揭示了青年网民内心的真实状态。同时,婚育观、消费观、对外态度等也成为研究焦点。这些指标全面覆盖了青年生活的多个维度,精确捕捉了青年网民在各类话题上的认知特征。通过这些关键指标,可以清晰展现2014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青年网民认知变化的趋势。
婚育观念探讨中的数据
婚育观念是本次调查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课题组针对此议题,从新浪微博的6亿条随机博文数据库中搜集了大量资料。这些资料中,607.1万青年网民贡献了824.6万条讨论内容。在这些讨论中,有144.7万条直接关联婚育话题。分析发现,青年网民的婚育观念在近十年间经历了显著变化。2013至2014年间,微博上的大量文本主要聚焦于婚姻的自然属性和婚姻评价的积极面。然而,目前讨论的重点已转向婚姻的必要性及成本等方面。
中外关系探讨中的数据
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婚育观念,还包括国际关系。新浪微博的6亿条随机博文数据库中,有824.6万条讨论内容,其中679.9万条与中外关系相关。这一数据反映了年轻网民对国际关系议题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在全球化的今天,年轻网民的国际关系观念正不断受到外部信息的冲击,并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大量的讨论文本充分展现了这些变化和特点。
青年网民影响巨大
课题组指出,青年网民的社会心态转变对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公众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演变扮演着核心角色。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构成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使他们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并有望成为未来百年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此过程中,年轻一代正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等多个领域的转型与更新。
该报告内容丰富,针对青年网民认知的演变,您有何独到见解?诚挚邀请您发表评论,同时也期待您的点赞与文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