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传来一则备受关注的新闻。在“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的深圳会场,成都的园区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成就无疑是成都发展进程中的显著标志,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人对成都园区发展特色的好奇与关注。

成都经开区获评标杆园区

在本次会议上,成都经开区被授予“2024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园区”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源于众多辛勤付出。2024年,成都经开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行政管理领域,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出发点,例如,着力推进“高效办理一件事”改革。首批13项“一件事”办理流程,在时间、跑动次数和环节上平均减少了70%以上,显著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同时,实施的“进解优促”活动深入企业,协助解决众多问题,超过800个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此外,全区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3万户,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其优越的营商环境。

成都经开区取得的成就非一日之功,其背后是相关部门持续的努力。他们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措施。政策扶持如同春雨般滋养着这片区域,为企业提供了理想的生根发芽和壮大发展的环境。

中法成都生态园获奖情况

成都经开区为何能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揭秘背后的成功秘诀  第1张

中法成都生态园荣获“2024年(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园区”称号。该园区非同寻常,系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并签署文件确认的国别合作项目。在历史层面,它象征着中法两国在经贸、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愿景。此外,在四川省的各类评估中,该园区表现卓越,连续五年在四川省商务厅组织的国际(地区)合作园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高居全省首位。

成都生态园的发展目标清晰,主要致力于构建两个核心区域:西部国际赛事中心智能制造及智能网联创新转化中心。该园旨在成为成都经开区现代服务业的驱动力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园区规划将展现山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景象,塑造一个开放、时尚、充满活力的新城区。规划不仅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还从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大会的影响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及其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联合举办。该会议在凸显各地发展创新理念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会议本身为各城市区域板块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各地区得以在此展示其政策成效、营商环境优劣。成都经开区借此平台推介其投资环境,有效彰显了自身优势。

大会推动了城市间的竞争与互动。众多城市内的园区如同参赛选手,在大会舞台上相互较量营商环境和创新理念。此竞争激励各地区提升自身水平,据数据显示,大会结束后,多数城市对园区发展计划进行了调整,调整比例超过60%。

成都经开区为何能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揭秘背后的成功秘诀  第2张

营商环境重要性

一个区域的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营商环境的好坏。以成都经开区为例,正是由于营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营商环境涉及多个层面,在政策层面,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等,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在服务层面,如成都经开区所展现的高效行政流程,使得企业在办理事务时,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良好的商业环境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企业集中时,知识和技术的交流能够激发创新灵感,营造技术创新的积极氛围。例如,中美部分科技园区由于企业数量众多,其创新技术的传播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成都经开区的未来展望

成都经开区荣获“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称号,展望未来充满希望。目前拥有13万户市场主体,预计未来两年内,市场主体数量将增加约20%。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制定针对企业绿色生产的补贴政策。这一举措源于当前市场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成都经开区将借助此次获奖带来的正面效应,积极吸引国际一流制造业企业前来投资。目前,正与德国数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合作谈判,预计明年将签署初步合作协议。此举将提升该区域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

中法成都生态园的持续发展

中法成都生态园荣获重要奖项,项目按照预定计划持续进展。2024至2025年间,预计投资50亿元人民币,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此投资将涵盖优化园区交通网络,新增多条公交线路,以提升员工与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同时,智慧园区的建设亦有所规划,计划投入10亿元人民币,用于智能化系统的升级与改造。

中法成都生态园在生态建设方面标准严格,计划在未来三年提升绿化面积比例,目标达到40%以上,致力于构建一个山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理想园区。

关于成都经开区与中法成都生态园的未来走向,您有何展望?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