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开始进行大扫除。尽管清洁用品看似寻常,但若使用不当,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安全风险。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男子手指被氢氟酸腐蚀
1月3日,福建泉州发生意外事故。钟先生在处理陶瓷花纸时,尽管戴了两层工业布手套,并用棉签蘸取氢氟酸,但由于未佩戴专业橡胶手套且蘸取量过多,氢氟酸渗透至布手套,造成手指灼伤。治疗时间可能需一两个月。同时,一名外墙清洁工因虎口接触到清洁剂瓶身残留,被确诊为三度烧伤;一位67岁老人因脚背被掉落的清洁剂烧伤,也被诊断为三度烧伤。
氢氟酸,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存在于某些日常清洁用品中。该物质的腐蚀性极强,足以破坏多种材料和人体骨骼。
清洁剂含强酸强碱
多种清洁剂含有强酸或强碱成分。专家建议,使用前需穿戴专用手套,以避免清洁剂直接接触皮肤。同时,应佩戴防护口罩,降低清洁剂对呼吸道的刺激。另外,佩戴护目镜亦属必要,以防清洁剂不慎进入眼睛,造成损伤。
该地区部分居民在清洁作业中未佩戴手套,使用某品牌强酸清洁剂后,手部皮肤出现红肿和疼痛。医院诊断结果显示,这些症状是由清洁剂引发的皮肤烧伤。这一事件强调了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清洁剂混搭危险
在大扫除时,应避免将不同清洁剂混合。比如,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宜同时应用,否则可能产生有害氯气,吸入后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洗衣液与84消毒液混合,不仅不能提升清洁效果,还可能产生有毒成分。洁厕灵含盐酸,若与其他清洁剂混合,可能引发中和反应,从而降低清洁效果。
居民在该地区曾将多种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增强清洁效能,这一做法却引发了不愉快的气味,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所幸的是,他们迅速采取开窗通风的措施,成功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清洁细节要重视
日常清洁中,诸多细节常被忽略。通风方面,每日需开启窗户2至3次,每次至少保持30分钟,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健康极为有利。高频接触的物品,例如手机与钥匙,需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清洁用具如抹布与拖把亦需定期清洗,以避免细菌滋生。
某市开展的家庭清洁习惯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家庭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对高频接触物品进行清洁。这一情况反映出清洁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个人防护别忽视
在清洁作业中,个人防护措施不可或缺。使用手套能避免清洁剂对皮肤造成损害,同时,佩戴口罩能有效隔绝吸入刺激性有害气体。这样的做法不仅保护了个人健康,还确保了清洁过程不会演变成自伤行为。
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家庭主妇直接接触了强碱性清洁剂,这一行为导致了她手部皮肤出现粗糙、发红及瘙痒等不适症状。这一现象充分揭示了防护缺失可能引发的负面后果。
空气消毒需谨慎
家庭室内空气通常无需进行彻底消毒,通风换气便足够。需注意,不宜对空气和物体表面大量使用酒精喷雾,即便是在网上购买的“喷雾消毒剂”也不宜用于空气消毒。原因是吸入这些悬浮的消毒剂液滴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不适。
部分小区居民未听从劝诫,过度使用酒精进行室内空气消毒,结果家中老人与小孩均出现了呼吸系统的不适症状。
在此次清洁活动中,我们希望了解您是否关注了清洁剂选用及清洁步骤的细节。我们期望您能对该文章给予好评并广泛传播,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在大扫除方面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