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西十高铁建设现场传来爆破作业的巨大声响,这一刻成为了工程进展中的亮点。天竺山二号隧道进口的掘进工作圆满完成,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施工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位于山阳县秦岭南麓的低山区,这片区域曾是西十高铁建设中的难点,但此次隧道的贯通无疑为工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隧道概况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1张

陕西省山阳县的天竺山二号隧道,地处秦岭南麓的低山区域。该隧道全长达4117.52米,设计速度高达350公里每小时,显示出其设计上的高标准。这一设计标准对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隧道地质为强风化碳质板岩,并穿越了众多断裂带和节理密集区,不良地质比例高达42.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该项目的建设难度极大。

该隧道在建设过程中遭遇了多类安全隐患,诸如岩石崩塌、地下水突涌、围岩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均构成潜在威胁。其风险等级高达二级,对工程团队构成了巨大挑战。此外,该隧道属于项目中的关键难点工程,其进展直接关联到整个项目的整体进度。

安全推进措施

为确保施工进展顺畅,陕西西成客专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实效措施。施工全程贯彻了打造精品工程的核心理念。他们引入了施工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成一个个小单元,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公司还实施了“7+1+6”的隧道衬砌质量控制策略。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2张

参建单位被要求组建科研攻关团队,此举体现了协同研究的实力。此外,积极运用前瞻性的地质预测技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量测管理同样关键。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全流程进行监控,犹如始终有智能之眼进行监督,从而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优质与高效。

生态保护举措

中铁十一局项目部在环保措施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在隧道洞口设立了专门的危险废弃物临时存放点,确保了废弃物的妥善处理。此外,临时渣土堆放场被绿色网覆盖,显著降低了粉尘的扩散。项目还配备了雾炮机,用以控制扬尘,从而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雨污分流等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施工期间努力降低对秦岭生态环境的损害。秦岭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亟需得到细致的保护。同时,这些措施也彰显了工程建设的环保理念。

先进施工方式

项目施工期间,团队主动采纳了多项新技术。通过全工序机械化作业,施工效率显著提高。采用了包括智能信息化衬砌台车、全液压自行式仰拱栈桥在内的10多套高科技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如同为施工人员配备了精良的装备。

借助设备融合与通信、计算和网络技术的领先应用,形成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该体系对工程进度、安全与质量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监管。施工活动如同军事行动,各环节均受到精确的调控。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3张

西十高铁路线规划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4张

西安至十堰的高速铁路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络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该线路穿越西安、商洛、十堰三个城市。新建的正线全长达到255.7公里,其中陕西境内部分长达169公里。沿线共设有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五个站点,每个站点都宛如高铁线上的璀璨明珠。

该高铁线路将与已通车的武汉至十堰高铁相连接,进而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的高铁网络。此举将为沿线区域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高铁交通布局提供关键性的支持。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5张

高铁开通的意义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贯通!4117.52米的艰难掘进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惊险与挑战?  第6张

西十高铁的开通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得西安至十堰的行程时间缩短至1小时,极大地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原本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的西安至武汉铁路行程,现在只需大约2.5小时,为频繁穿梭于这些城市间的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全国高速铁路网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将缩短陕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此举有助于推动区域间人员往来、经济增长及文化融合等多领域的正面效应。

西十高铁天竺山二号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接下来的西十高铁建设阶段,我们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与机遇?期待各位能够发表各自的见解。